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说“木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说“木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6-

说“木叶”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昏厥(jué) 褒贬(biān)

袅袅(niǎo) 秋月照浦(pǔ)

B.亭皋(ɡāo) 寒砧(zhān)

万应锭(dìnɡ) 灼灼其华(zhuó)

C.门栓(shuān) 窸窣(xī)

冉冉(rǎn) 招徕顾客(lái)

D.迢远(tiáo) 翩翩(piān)

桅杆(ɡuì) 蒙蒙细雨(ménɡ)

【解析】A项,“贬”应读biǎn。B项,“砧”应读zhēn。D项,“桅”应读wé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1)“木叶”鲜亮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很多为人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这固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的原因,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由于一遇见“木叶”的时候,状况就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启发精练显著 B.传诵启发洗练明显

C.传颂启发洗练显著 D.传颂启发精练显著

【解析】①“传诵”指流传诵读;“传颂”指传播称颂。②“启发”指通过肯定的方式阐明事理,促使对方思考、领悟;“启发”指从启发中领悟的道理。③“精练”指文章等简练、扼要;“洗练”指(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④“显著”指格外明显;“明显”指简洁看出或感觉到。

3.以“叶”来推断,下列与其他三项的“叶”不同类的一项是(A)

A.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B.落叶闻砧急,芦花映月疏。

C.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D.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解析】A中的叶是春天的叶,其他的是秋天的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是茶的家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觉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头饮茶,言人人殊,()。《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实的生疏。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尝人生,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颜色,_______。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阅历。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_______。如此,茶才(),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前人于此常有()的描绘。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妙。第一次冲泡时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七岁之妙龄女郎,至“三泡”时已是少妇了。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演绎。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留意体会茶中完整的世界:沸水冲泡,听得清山间动听的泉响;茶雾氤氳,嗅得到整个茶山的芳香……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A.莫衷一是难以置信意味深长炉火纯青

B.众说纷纭难以置信耐人寻味炉火纯青

C.莫衷一是不足为据意味深长出神入化

D.众说纷纭不足为据耐人寻味出神入化

【解析】①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全都的结论。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谈论纷纷。言人人殊: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众说纷纭”与“言人人殊”重复。填入“莫衷一是”。②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信任。语境说《食经》是伪书,不能作为依据,应选“不足为据”。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③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认真体会、琢磨。意味深长强调“使人回味不尽”,与后文“回味不尽”吻合,应选“意味深长”。④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炉火纯青:比方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善的地步。语境说中国人对品茶的“描绘”达到肯定境地,应用“出神入化”。

5.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可改写成下面句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沸水冲泡,茶雾氤氳,能听得清水响和嗅得到茶香。

答:__[示例]①原文整散句结合,使整个语句富有层次,音韵和谐;②原文前一句,运用比方,将“沸水冲泡”的声响比方成“山间动听的泉响”,生动形象,引发读者联想;③原文句式整齐,结构工整,给人以语言的美感。__

【解析】①原句“沸水冲泡,听得清山间动听的泉响;茶雾氤氳,嗅得到整个茶山的芳香”中,“沸水冲泡”对应“茶雾氤氳”;“听得清山间动听的泉响”对应“嗅得到整个茶山的芳香”,整句散句结合,使整个语句富有层次,音韵和谐。②“沸水冲泡,听得清山间动听的泉响”,运用比方,将“沸水冲泡”的声响比方成“山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