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翻译与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准确、流畅。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左传》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6.《史记》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汉书》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8.《三国演义》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9.《红楼梦》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0.《西游记》曰:“取经之路,艰难险阻,唯有勇往直前,方能成功。”
二、文言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史记·屈原列传》
昔者楚庄王之灭郑也,问于申包胥曰:“郑国,吾之仇敌也,今灭之,其可乎?”申包胥对曰:“郑国,吾之亲国也,吾不忍见其灭。”庄王曰:“然则吾将灭之。”申包胥曰:“吾闻之,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吾虽不才,愿为郑国尽忠。”
(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昔者楚庄王之灭郑也,问于申包胥曰:“郑国,吾之仇敌也,今灭之,其可乎?”
②申包胥对曰:“郑国,吾之亲国也,吾不忍见其灭。”
(2)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其先为魏公子。秦昭王之时,魏公子因秦王之宠,封为信陵君。信陵君好客,士皆争附之。吕不韦闻之,乃往见信陵君,曰:“吾闻君好士,愿为门下士。”信陵君曰:“吾闻君贤,愿为门下士。”吕不韦曰:“吾闻君好士,士皆争附之,吾愿为君之客。”信陵君曰:“吾闻君贤,士皆争附之,吾愿为君之客。”吕不韦曰:“吾闻君好士,士皆争附之,吾愿为君之客。”信陵君曰:“吾闻君贤,士皆争附之,吾愿为君之客。”
(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其先为魏公子。
②信陵君好客,士皆争附之。
(2)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古文填空
要求:根据上下文,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句子完整、通顺。
1.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_之交淡如水。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
5.美人卷珠帘,深坐_______。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文言文理解与分析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里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里仁
②约
③乐
(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里仁为美。
②择不处仁,焉得知?
(3)请分析这段话的主旨。
六、诗歌鉴赏
要求: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①疑
②霜
(2)请分析这首诗的主题。
(3)请简述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文翻译
1.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解析:翻译时注意直译,将句子中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同时保持原句的意思。
2.老子说:“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解析: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翻译时要准确传达出其哲学含义。
3.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人生和知识的看法,翻译时要准确传达出这种对比和无限性的概念。
4.孟子说:“行善的人多,行恶的人少。”
解析:这句话反映了孟子的道德观,翻译时要准确传达出行善与行恶的对比。
5.《左传》说:“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错?犯了过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善了。”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人非圣贤,都会犯错误,但重要的是能够改正错误。
6.《史记》说:“天下的兴衰,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国家的兴衰,翻译时要传达出这种责任感和参与感。
7.《汉书》说:“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解析: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的价值和死亡的不同意义。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