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800字
第一篇:
大家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古诗上至老下至小,几乎全
社会的人都能背的滚瓜烂熟,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似乎被
眼前的贪图所吸引,已将“节约”两个字完全抛在了脑后。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
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在民间节庆时节,很多人为了不
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的不多,一桌宴席有
一半会浪费。在官场上,利用公款吃喝之风盛行,有报销,国家重
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
边停了200米长,73辆车中还有两部警车,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
摆了53桌酒席,赴宴的人多市党政机关干部,觥筹交错,举箸买醉
之间,不少食物被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唐
诗,道出了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然而今天,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随之
而来的却是节约粮食意识的淡薄,和浪费现象的屡见不鲜。当我们
随意倒掉吃剩的食物时,殊不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很多人为一
块面包而面临饥饿;当我们忘记关紧水龙头时,殊不知那些缺水的
地方还有很多人家一天只有一杯水维系生活;当我们肆意挥霍劳动
果实时,殊不知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者正默默地流淌着汗
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所
拥有的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勤俭节约无论何时都值得提倡。节
约,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因
此,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
一种时尚,它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精华,而今因为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却已将“节约”两字抛在脑后,所以,为了将“节约”作
为制约浪费的准则,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在民间,作为市民不需要碍于面子而造成太多的浪费,
作为企业也应该提供免费餐盒,打包,袋子,方便市民打包。在官
场中,则应对制度令行禁止,节俭是美德,奢侈是恶性,公权力的
行使也应是这样,作为公职人员,应该时刻自警自省,时刻检视自
身,不能把公款吃喝当作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舌尖上的浪费”一定会改善。
此致
敬礼
第二篇: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何谓“光盘”?“光盘”就是吃光你的盘子。
据新X网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
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
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
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
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
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
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
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
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
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
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
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
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
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
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
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
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
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
么让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