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知识清单)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知识清单)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

(知识清单+实验探究)

认识太阳第9课

认识太阳

第9课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他天体绕它公转。

2.太阳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

3.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它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距离我们地球有(1.5亿)千米,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巨大的(天然)能源。

4.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

5.日食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答: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在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第10课

第10课

登上月球

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玉兔登月,可以看到人们探索月球的一步步脚印。

玉兔号是中国首次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

撞击球越大,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大;撞击球越小,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小。撞击速度越快,形成的环形山越深,撞击速度越慢,形成的环形山越浅。

月球,俗称月亮,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被称为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地陷地带,被称为月海。

月壳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包括铀、钍、钾、氧、硅、镁、铁、钛、钙、铝和氢。

地球上常见的(17)种元素,在地球上比比皆是。

1959年9月14日第一个撞向月面的登陆器是月球2号。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周围三角形排列的为织女、河鼓、天津。着陆点所在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多;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两种。

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生物。

(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那么大,月球是地球的(49/1),月球上吸引力(非常小),昼夜温差(大):月球白天最高温度高达120摄氏度。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阴暗的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19、中国登月计划稳步实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面软着陆并拍照、实施生物实验)是人类首次行动。

第11课

第11课

月相的变化

1.月相变化是指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

3.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需要27.32天;月相的周期为29.53天。

4.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光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5.农历初一时,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新月或者叫作朔月;上弦月大概就是初七、初八,满月又叫望月大概是十五、十六,下弦月大概对应二十二。

6.初一到月末,北半球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凹月)亏凹→(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即朔月→望月→朔月。上上西西指上弦月在上半夜出现在西方天空,下下东东指下弦月在下半夜出现在东方天空

7.地球潮汐变化主要受月球引力影响,地球四季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

8.月相形成的原因: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月球反射太阳光;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不断变化着。

9.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晚月相是满月。

10.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11.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12.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13.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上半月的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个月由圆变缺,直到残月,亮面在左侧。

14.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天中,月相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位置会随时间推移逐渐西移。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会发生改变。不同月的同一夭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近乎一致。上半月,月相由亏到圆;下半月,月相由圆到亏。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上半个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个月人们者到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残月亮面在左侧。

例题1

例题1

1.模拟实验:太阳很大,但在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并不大。

实验目的:探究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时发现太阳并不大的原因。

实验材料:圆形纸板、直尺。

实验过程:

(1)用模拟“太阳”,一名学生拿着“太阳”,另一名学生站在对面观察“太阳”,并借助直尺测量自己看到的“太阳”的直径,记录下来。

(2)观察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