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
教学设计
3现代诗二首
1.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诗歌存储量,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
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有6个需要认识的字。在本课的教学中,可把生字放
到文中讲解。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读诗歌、查工具书等了解这
些生字的意思并组词。
2.诗的理解
这两首诗意境非常美,且都非常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
诗歌的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要充分指导学生阅读,让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诗中的意境,并产生共鸣。
3.学会运用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研究这两首诗,要让学
生在相识诗的内容的基础上,研究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
想象的应用,并学会把这两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1.
预提纲
(1)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使用互联网汇集XXX、XXX的生平及作品,整理
成简洁的笔墨介绍资料。
(3)朗读这两首诗,明确每首诗的写作对象。
2.多媒体课件
1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鸟儿或其他动物的诗歌?
你能回想起来吗?
预设:XXX的《绝句》、XXX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
鹭飞》等。
2.交流汇集到的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
XXX(1880—1932):原名XXX,后改姓XXX,名靖裔,
字大白,别名白屋,浙江绍兴人,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XXX(XXX):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当代诗人、散文
家。XXX代表诗人,XXX成员。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
《翡冷翠的一夜》等。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两位诗人笔下那独特的景
色。
设计意图:
本环节经由过程回顾相干诗歌,检验学生常识的积累情况,
同时能激起学生的研究乐趣。
二、交流预,把握诗歌内容
1.研究《秋晚的江上》。
(1)我们先来研究《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先请同学们
自由朗读这首诗。
教师指导朗读: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轻重来读出
感情,要把重读放在重点词语上,如“鸟儿、倦了、驮着、头
白、芦苇、红颜”。
(2)学生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
1.认读生字:XXX
2.本诗描写了秋晚的江上的哪些景物?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
预设:这首诗描写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
在作者笔下都有了生命:归巢的鸟儿驮着斜阳,斜阳让雪白的
芦苇有了一瞬间的红颜。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美妙的意境。
作者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种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4)拓展阅读:朗读古诗《暮江吟》,并用自己的话描
述诗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
暮江吟
[唐]XXX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生读这首诗,根据老师的提示,描述这首诗的画面。
【提示】瑟瑟:青绿色。可怜:可爱。
学生描述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研究《花牛歌》。
(1)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花牛歌》这首诗,这首诗意境
优美,我们朗读这首诗时,要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师指导:在朗读的时候,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
做梦”上。同时,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生默读这首诗,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