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作,它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西方的古典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时代。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简约、对称、节制。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乾坤二卦中体现出的古典美,可以探访两种文明之间深层的相似与不同。
《周易》的简约之美不言而喻。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尽意。就小处来看,《周易》卦爻辞简约的特点更是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字如千钧,意象饱满,意蕴深厚。以坤卦的初爻辞为例,“履霜,坚冰至”,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爻讲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艰难。《文言》则将此爻用于人伦,认为弑君、弑父之事的发生,非一朝一夕之故。依此例可以得见,《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其用词简约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美。
在有关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论述中,“对称”这个概念往往与其他概念紧密相连,如秩序、匀称、和谐等。在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者贺拉斯那里,则被称为“合式”,强调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和谐整体。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首先,乾下乾上构成全阳爻,光辉灿烂,没有瑕疵。其次,六爻之间上下呼应,形成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称关系。再次,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究其终是看人在天地构成的时空维度中如何做到静则专、动则直,以悠游于天地间,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可见,乾卦结构上的对称呼应着意义上的和谐。
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出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他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以合适的度,对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乾卦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在田”好,“在天”好,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由此可见,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适用于《周易》的美学解读。我们不妨做进一步的推求:在古希腊文明中,对“正义”一词推崇备至。追溯至《荷马史诗》,“正义”意味着天生万物,每一物都有自己应处的位置、应得的利益,每个人都应得一己之所得,不企图得到他人之物。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追求,这与《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另外,中西两种古代文明中都有对“终极”的推求,试图把握万变中的不变,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但在西方文明中,对“道”的追求源于对“器”的有限性的充分认识,希望通过对超越性的东西的追求来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这引导着他们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求知求真。而在我们中国,对“道的认识和追求,用来断吉凶、知进退,非常务实。
(选自安宁《周易的古典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B.《周易》的简约之美,说明古希腊时代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与东方文明的一致性。
C.《周易》坤卦中初爻辞具有古典美,它取象以尽意,意蕴丰富,使语言张力十足。
D.《周易》中天地人的思想与古希腊文明的“正义”,都追求天地间万物的和谐相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中体现出的古典美的论题。
B.对《周易》中“履霜,坚冰至”的多元解读,论证了《周易》卦爻辞的意蕴丰富。
C.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层次清晰,说服力强。
D.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结尾段进-步论证了中西两种文明的密切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被国人誉为“大道之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古典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B.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的适度与节制与《周易》乾卦蕴含的中正柔和思想非常相似。
C.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适用于解读《周易》,由此可见中西文明有着很深的渊源。
D.西方文明在对“道”的追求上与中国古代文明明显不同,但都有对“终极”的探索。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云“如切如蹉,如琢如磨。”切蹉,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英语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贵州省贵阳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贵州天柱民族中学高考仿真卷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西北海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保定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2.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5届高考语文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doc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二中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重庆市直属校高考考前提分数学仿真卷含解析.doc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吉林省北大附属长春实验学校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2.doc
- 贵州省遵义市省级示范高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省五校(扬子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