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登⾼咏怀”诗歌鉴赏
登⾼咏怀“”诗歌鉴赏
——《登幽州台歌》《望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幽州台歌》和《望岳》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中的前两⾸,与第三⾸《登飞来峰》均为登⾼之
作,然情感表达却⼜不同。故将三⾸诗择出成为登⾼咏怀“”诗⼀组,藉由对⽐阅读的形式引导学⽣了解登⾼必赋“”的⽂⼈传统、
体会诗作情感。三⾸诗相对⽽⾔,《登飞来峰》语⾔较简单,情感表达较明确,因⽽引导学⽣利⽤课堂学到的⽅式进⾏⾃读⽐
较并撰写⼩⽂章;同时补充其它登⾼之作,以期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诗中最难理解与体会者,当属《登幽州台歌》,四句诗从胸腔中喷涌⽽出,⽆所依傍,遒劲有⼒的语⾔传达深沉强烈的意
绪。如果不了解陈⼦昂其⼈和诗歌创作背景,很难理解如此悲哀沉重的情绪从何⽽来,因此藉由这⾸诗的学习引导学⽣关注知
⼈论世、沉潜讽诵、解读典故等读诗⽅法。《望岳》是杜甫早年诗作,其诗歌情感表达与中晚期之作不同,故这⾸诗除引导学
⽣理解古典诗词景“语皆情语”的表达⽅式外,还补充了杜甫早年的另两⾸诗,希望孩⼦能对杜甫早期诗风有更具体的认识,同
时理解诗⼈诗作中兴发感动的⼒量。
⼆、学情分析:
本次执教班级为初⼀级6班,学⽣语⽂基础较好,部分学⽣对古典诗词具备⼀定的鉴赏⼒,但⼤部分学⽣古典诗词阅读兴趣不
⾼,积累较少。
三、教学⽬标:
1.学⽣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能有意识通过反复诵读、知⼈论世、分析典故等⽅式理解诗作情感。
3.学⽣能初步了解陈⼦昂及杜甫早期诗作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
学⽣能有意识通过知⼈论世、分析典故等⽅式理解诗作情感。
五、教学难点:
1.学⽣能有意识通过知⼈论世、分析典故等⽅式理解诗作情感。
2.学⽣能初步了解陈⼦昂及杜甫早期诗作的特点。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学⽣辅读资料整合;PPT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问题导⼊:
1.今天,我们⼀起来读古诗。
回顾⾃⼰之前读过的古诗,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古诗?
依据学⽣回答明确:读懂⼀⾸古诗,包含两重含义,浅⼀重——明⽩诗句意思;深⼀重——读懂诗作的情感。古⼈讲诗⾔“
志”——诗是⽤来抒发情感的,在⼼“为志,发⾔为诗”,读诗,就要读懂诗中蕴含的情感。那怎样才能读懂⼀⾸古诗呢?
预设:反复诵读/了解作者⽣平/想象画⾯/改写……
(⼆)⽅法指导,⼩组合作读《登幽州台歌》:
1.沉潜讽诵品诗味:
我们请了⾼⼈来教⼤家读诗,⼀起看看,这些读诗的⽅法和我们同学⼀样吗?
(1)⾼⼿读诗第⼀招:
沉潜讽诵——“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有所益。”——朱熹
(2)⼩组合作⼀:读诗⾄少两次,尝试读出诗歌的情感。
请⽣读。全班齐读。
2.知⼈论世话⼦昂:
(1)⾼⼿读诗第⼆招:
知⼈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万章下》
(2)结合辅读资料的陈⼦昂⽣平和创作背景介绍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3.抽丝剥茧析情感:
⼩组合作⼆:
探讨:你觉得诗作表达了诗⼈怎样的情感?你怎样读到这种情感的?依据学⽣回答总结:
(1)藉由诗歌中的重点词句——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诗句/注释:1.怆然——悲伤的样⼦。怆然“”原因在于哪⾥?
涕——眼泪,悲伤⾄极。
叶嘉莹先⽣说:凡“是最好的诗⼈,都不是⽤⽂字写诗,⽽是⽤整个⽣命去写诗。成就⼀⾸好诗,需要真切的⽣命体验,甚⾄不
避讳内⼼的软弱与失意。”
2.“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前代的明君贤主未及见,后世的明君贤主⽆缘见,就像打开⼀幅时间卷轴,我嗟咏慨叹的是
过去和未来,却唯独缺失当下,这种怀才不遇、⽣不逢时的惆怅和孤寂就体现出来了。
3.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登台所见⾄此由时间扩展到空间,将个体的⽣命置于茫茫天宇和原野之下,⼀边
是我“”,⼀边是开天辟地以来就浑融如⼀的⾃然,形成反差。天地悠悠⽽⽣命短促,宇宙⽆穷⽽⼈⽣有限,⽽正是这样悲凉慷
慨、遗世独⽴的孤独感,开启了唐诗的⼀个新时代。它的格局很⼤,⼤到可以囊括时间和空间,古⼈说天地四“⽅为宇,古往今
来为宙”——这就是初唐诗歌中开始出现的⼀种宇宙意识。
(2)典故——“语码”(解读古典诗歌的语⾔密码)作⽤
燕昭王筑此台⼴揽天下贤⼠的典故与作者创作诗歌时屡次进⾔不被采纳甚⾄被贬官的处境形成反差,愈显其悲。
(3)想象画⾯——还原情境,填补留⽩
蓟北苍茫⼴阔的原野上,矗⽴着黄⾦台,⼈已去,台犹空,千年的时光,⽩驹过隙,登台之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单螺杆空气压缩机说明书2012版浪潮.pdf
- 《音乐赏析》课件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ppt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景区观光车及驾驶员配备工作指南.docx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经典好题专项(反比例函数)练习(附答案).pdf
- 09年三明数学中考试题.doc VIP
- 【66安全文库】201高危行业(化工、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手册.docx
- 中考数学及格冲刺1.doc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五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