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传统美德演讲稿
有关传统美德演讲稿4篇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
现在社会,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
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美德演讲稿4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美德演讲稿篇1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
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
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
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
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
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伕、船工八千多
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
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伕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
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
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
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
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伕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
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
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
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
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
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
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
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
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
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
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
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
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
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
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
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
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
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
“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
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
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
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
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
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
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
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
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
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
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
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
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
带头的叫做翟(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