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
一、单选题
1.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
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
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半岛
C.大西洋沿岸D.美洲大陆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在1553年被哪国殖民者攫取居住权()
A.英国B.西班牙C.葡萄牙D.美国
4.明朝时,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全歼浙江倭寇的是()
A.林则徐B.郑成功C.戚继光D.李鸿章
5.下列人物中,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
A.施琅B.戚继光C.郑和D.李白
6.“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天书到
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高山巨浪罕曾观,
异宝奇珍今始见。舟行巨浪若游龙,回首遐荒隔烟雾。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
奇珍。……”——明·马欢《纪行诗》。诗中描绘的是()
A.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B.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
C.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D.康熙雅克萨痛击俄军的神威
7.16世纪时,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提取了在我
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
A.荷兰B.葡萄牙C.西班牙D.日本
二、材料分析题
8.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回族航海家先后七次远涉重洋,他曾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
他曾经这样描述他的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
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波澜,若履通衢。”
请回答:
(1)这位航海家是谁?他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2)这位航海家最远到过什么地方?请你分析一下当时政府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
一、单选题
1.明成祖深知“四夷顺则中国宁”的道理,制定了“以德睦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将之
付诸实施的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B.郑和下西洋
C.驱逐葡萄牙殖民者,收回其在澳门的居住权D.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2.小明是生活在唐朝时期的人,下列他不可能经历的是()
①认真研习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
②到船坞看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
③用交子买到活字印刷版的书籍
④津津有味吃着西域传过来的葡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获取经济效益
C.海外移民
D.殖民扩张
4.观察下面两幅图片,《郑和航海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丝路山水
地图》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之间的陆路交通。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国人已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
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D.海陆丝绸之路均已发展到顶峰
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
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3课 盛唐气象(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3课 盛唐气象(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原卷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