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案.pdf

初中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优秀

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

力,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

情感目标: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开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难点: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从前我们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学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这些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

念亲人的感情。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是绝对的重头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

情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很遗憾的是,在莫泊桑的笔下,于勒作为

菲利普夫妇亲兄弟,却被他们冷漠地躲开并抛弃。同学关于菲利普夫妇“是否可以

躲开于勒”的问题,各执一词。

(二)设置情境

1、今天这堂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辩论赛,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辩论的话

题就是菲利普夫妇“是否可以躲开于勒”.

2、想像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同样的遭遇后,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A、正方:坚决躲开于勒,因为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可以这么做;

B、反方:绝对不会躲开,因为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

(三)展开辩论

1、准备

A、公布各项规定

时间:八分钟

程序:自由辩论--总结陈辞

规则:①有序轮流发言

②文明展开辩论

③发言简明扼要

辩手:全体同学

裁判:本教师

B、根据观点不同分组,(可能持正方观点,认为“可以躲开”的同学人数少,

可集中于第一组)讨论交流,准备比赛。

2、比赛

比赛过程分为正反两方,气氛较为热烈。双方都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分

析、阐述:正方,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分析了他们的行动的出发点--金钱;反

方,站在作者或善良大众的立场,主要以亲情力量使自己的观点稳住阵脚。

3、点评

A、表扬双方表现均十分精彩

B、宣布比赛结果

经双方同学的精辟阐述,双方的观点都得到了确立,能证明各自观点的合理

性。因此,赢得比赛的是--正方和反方。

C、比赛意义

这场辩论赛其实是两股力量的抗衡--金钱与亲情的争斗。我们发现,在菲夫妇

的世界里,当金钱与亲情发生冲突的时候,金钱永远战胜亲情;而在作者或善良大

众的世界里,亲情永远战胜金钱。由此,我们也无意中挖掘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与

小说主题。

D、小说主题(由学生总结发言)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原创交流

A、引言

前一节课上的阅读后,同学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故事进行了富有个性的

续写。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有的深沉地表达了对小说的主题的深刻思考,有的

则通过喜剧性的结局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情感。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

所有的同学都能在文章中,将自己对亲情,对金钱的看法与观点具体通过故事表现

了出来,也把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思考融入字里行间,让老师欣慰看到了同学思想上

的成长。

B、作品小组交流,推荐。

C、创作者上台朗诵作品。教师或学生穿插点评。

(五)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对于金钱或亲情相关话题的讨论从未停息过,有许多相关的优秀作

品,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将平日所读在此进行推荐交流。

莫泊桑《项链》《漂亮朋友》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高尔基《童年》

《简爱》《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

吴敬梓《儒林外史》

学生介绍部分课外阅读的文章或名著

教学反思

课后,学生在日记本里写道:“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又在轻松愉快中上完了

《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喜欢这堂课,而我很欣慰,因为他们的作品不仅语言精

彩,见解也富于独特性与深刻的内涵,是三年来坚持不懈的写作训练与积累给了他

们今天的辉煌。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为主,以教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4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