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词语教学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词语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刘勰《文心雕龙》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
辞。”将“积学”比作“储宝”,是形象化的说法。如今,已有许多专家、学者都
对语言积累有了一定的研究。于永正老师提出的“三本五重”中的第三“重”就
是“重积累”。鲁迅先生也曾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
来。倘若只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
广泛的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的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
目前,我们学生词语积累的现状是差距很大、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语言文字积累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发现,
有一部分学生说话吞吞吐吐,不仅表达不流畅;有的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词
汇贫乏,语言叙述不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毫无生命力可言。即使有的孩
子发言很精彩深入,有的孩子却听不懂。因为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平时没
有积累,就无法与课文、与同伴形成共鸣。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理解和
积累是运用的前提。所以,提高孩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
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就显得
尤其重要。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改变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
1、适当的说话指导
从学生入学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在汉语拼音教学
阶段,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彩图,对学生进行语言训
练,用讲故事、编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达到从词语到短语,从短语
到句子,从句子到段的运用。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让学
生从不敢说到乐于说。
2、重视课文朗读和背诵
在阅读课的时候,我们要重视课文的朗读,化烦琐讲解为诵读,给学生大量
读书的时间。强化初读,有重点地指导的精读。在初读、精度的过程中,老师可
用有声有色的范读来引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还可以运用同桌读、小组读、表演读
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读有所获,读有所乐。在人教版第三册的课文《风娃娃》,在学习第
二自然段写风娃娃吹风车做好事的时候,我校肖霞老师就采取了多种朗读方式,
特别是学生带上动作读的情景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度高,
也记住了许多好词,如“断断续续、慢慢转动、飞快转动……”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
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尤其是
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低年级的语文课尽量做到精讲
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要求学生会背的课文,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先会
背,与生同背,与之同乐。
二、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词语
1、培养课外积累的兴趣拓展课外积累的空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
当然就“爱之”,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从学完汉
语拼音以后,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能进行课外阅读。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要
让孩子读多少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最直接
的方法,采用家校结合的方法。在校内,教师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大都爱听故事,
表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
自己讲故事。本月,我向学生推荐的书籍就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学生
看得很有兴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积累好词好句。师生
共读黑板上,墙壁上的好词好句,这些好词好句,鼓励学生来提供。
2、教给学生课外积累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不强,词汇不丰富,对
于词语的感觉也就相对迟钝,往往是囫囵吞枣,良莠不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
师教给方法。
在学生看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出一些好词语,使学生有
意识的积累词语,加强他们词语的敏感性。比如老师可以一个星期抽一到两个中
午时间来和学生一起读同一篇文章,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刻意的把一些好词归
纳出来。“这篇故事里,描写天气的词语用得多好啊,有……”“这里有好多描写
颜色的词语啊”“这篇文章有个特点,AABB式的词语用得特别多”“你瞧,这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