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语文写作专项训练试题集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我”在雨中行走、寻找书店的经历,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B.文中“我”在雨中寻找书店,既体现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又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C.文中“我”在雨中行走,感受到了雨水的清凉和湿润,这种感受让“我”更加珍惜书店。
D.文中“我”在雨中行走,对书店的向往和渴望,使“我”在雨中更加坚定地寻找书店。
2.下列对文本所表述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在雨中寻找书店的经历,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B.文中“我”在雨中寻找书店,既体现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又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C.文中“我”在雨中行走,感受到了雨水的清凉和湿润,这种感受让“我”更加珍惜书店。
D.文中“我”在雨中行走,对书店的向往和渴望,使“我”在雨中更加坚定地寻找书店。
二、文言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吾闻夫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B.文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C.文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文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2.下列对文本所表述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吾闻夫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B.文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C.文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文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三、作文
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也可能会取得成功。请以“奋斗中的挫折与成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奋斗中的挫折;2.挫折后的反思;3.成功的喜悦;4.奋斗的意义。
四、诗歌鉴赏
要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描绘春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诗歌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C.诗歌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D.诗歌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描绘春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诗歌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C.诗歌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D.诗歌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与春天无关。
五、古诗文默写
要求: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古诗文。
1.《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诗人()。
2.《庐山谣》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描绘了()的景象。
3.《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描绘了()的景象。
六、文学常识
要求:根据所学文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楼梦》的作者是()。
2.《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人物是()。
3.《水浒传》中,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是()。
4.《西游记》中,被称为“美猴王”的人物是()。
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6.《楚辞》的代表人物是()。
7.《史记》的作者是()。
8.《庄子》的作者是()。
9.《左传》的作者是()。
10.《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1.B
解析:选项A、C、D都正确描述了文本中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而选项B中的“又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并非文本直接表达的观点,因此不正确。
2.B
解析:选项A、C、D都正确概括了文本所表述的观点,而选项B中的“既体现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又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并非文本中同时表达的观点,因此不正确。
二、文言文阅读
1.D
解析:选项A、B、C都正确分析了文本中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而选项D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并不是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