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按摩手法有讲究,顺序错了会伤身
导语:按摩、拔罐、刮痧等中医保健越来越受到追捧,但现在社
会上有很多江湖术士,根本没有手艺竟然也敢开按摩店。中医保健的
按摩手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操作不规范,反而会损健康。
按摩
错:
凉手且没顺序对:热手从心向外
按摩往往是被分为30分钟、60分钟或更长。时间越长,按摩的
部位也就越多。手部按摩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保健师在按摩前,没
有自己先搓手预热,这是不规范的。施术者应该先搓手,使手温与受
术者手部皮肤温度相适宜。如手过冷则加长搓手时间,或放温水中浸
泡2-5分钟。
根据人体手部解剖特点,手部按摩的顺序则是从手的近心端向远
心端的顺序按摩,然后按照由上到下,先外侧后内侧的操作顺序进行。
如果不是按照这个顺序,那么为你按摩的人十有八九是“野路子”出
身。
无论是哪种按摩都要遵循先左后右的原则。这是因为中医认为,
气机是左升右降,从左开始是调节阳气。专家提醒:按摩后,受
术者不宜立刻洗手,否则易进寒湿之气。很多人往往是酒足饭饱后,
或者极度疲劳时才会去按摩,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醉酒、过饥、过
饱、过渴、极度疲劳等状态下都不宜进行手部保健按摩。刮
痧
错:来回至刮出痧对:单向刮长距离
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
“沙”样的斑点,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既然是刮痧,不出痧怎么叫刮痧,所以大多刮痧机构强求出痧。
每个人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伤风感冒的人容易出痧,中风的人刮痧就
不易出痧,如果强求,则容易损伤体表。
所以刮痧有时间限制,一般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
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
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
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
刮拭,尽可能拉长刮拭距离。这样是顺着动脉血液循环的方向刮,才
能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部位也是有顺序的,总的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
胸腹,先上肢后下肢。
全身保健刮痧者,其顺序是先头、颈、肩、上肢、背腰、胸腹及
下肢;颈部保健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保健刮痧顺序则
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保健刮痧则为背腰部正
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专家提醒:刮痧结束后,宜喝一杯温水,休息15分钟。不宜食用
生冷食物,出痧后30分钟以内不宜洗澡。用稀有物品制成的刮痧工具
来宣称比其他刮痧工具好,其实手法比工具更重要。但不可用金属和
塑料板做工具。走罐
错:足底走罐防百病对:脊背两侧促循环
在很多养生保健机构里,工作人员都会推荐走罐,这是一种比拔
罐更好的方法。其实它也是拔罐的一种,我们通常说的拔罐其实是留
罐,走罐比留罐要疼痛。足底走罐是一些养生保健经常推荐的一种,
声称够缓解疲劳,预防各种疾病等等。
其实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两侧,面积大且肌肉丰厚的部位。
脚底肌肉并不丰厚,并且脚底角质较厚,不适合走罐。走罐的目的就
是为了祛风散湿、活血化瘀、改善内脏功能,脚底角质厚则不容易达
到这种目的。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
滑,最好使用玻璃罐。脚底走罐则无法使用口径较大的罐子。
有人拔罐,整个背部都是罐,其实并非罐越多越好。拔罐时,血
液会集中在皮肤下。如果罐拔多了,可能会导致头晕等。因此年老、
体虚及初次接受拔罐者,拔罐数量不宜多,留罐时间不宜过长。走罐
时间也不能太长。
专家提醒:皮肤过敏者宜选用温水进行走罐润滑,而不宜选用润
滑剂等。水肿、尿毒症患者等不宜进行走罐。足底按摩
错:按哪痛哪有病对:反射调理全身
脚对应着身体的五脏六腑。做足底按摩时,当按到某个部位感觉
疼痛时,就说,疼代表那有病。比如按脚后跟疼,是因为睡眠不好,
按心脏反射区疼,说明心脏有病。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