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复习:文言文阅读方法技巧与练习题
第一讲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回顾】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涵、写作技法等。
主要考查方式有概括事件、分析形象、梳理情节,把握主旨。(初中要求)
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小学要求)
【衔接新知】
初中文言文阅读要求
1、理解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之、其、是、尔、何、孰、安、者、而、虽、乃、且、也、则、焉。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2、辨析词的古今义。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4、词类活用。
【方法技巧】
1、“联想推断法”
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2、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3、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4、辨析词的古今异义。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5、掌握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6、掌握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典型例题】
扇不在新
庾稚恭①为荆州②,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③。侍中刘劭④曰:“柏梁云构⑤,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⑥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⑦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注释]①庾稚恭:庾翼,东晋中期将领。②荆州:此处指荆州刺史,刺史是古代官名。③故物:旧东西。④刘劭:后成为东晋大臣。⑤柏梁:汉代宫殿柏梁台。云构:形容房屋高大壮丽。⑥钟、夔:钟子期和夔,这里指代懂得欣赏的乐师。⑦庾后:指庾太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武帝疑是故物疑:__________
(2)庾后闻之闻: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的大致意思。
此人宜在帝左右。
3.短文中刘劭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
【小题1】怀疑、听
【小题2】这个人适宜于帝王身边。
【小题3】(1)善于言辞;(2)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武帝疑是故物”的意思是武帝怀疑羽毛扇是用过的。“疑”是怀疑的意思。
“庾后闻之”的意思是庾稚恭(后来)听说了这件事。“闻”是听的意思。
【小题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句子时要分析每个字的含义。
此人宜在帝左右。中的”此人”指的是这个人,即刘劭。“宜”是适合、应该的意思。“在”的意思是处于、处在,“帝”这里指皇帝晋武帝。“左右”是身边、身旁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人适合在皇上身边。
【小题3】本题考查人物分析。通过读文章可知,这个故事讲的是庾稚恭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但是武帝怀疑是用过的,这时刘劭使用类比的手法劝解晋武帝,语言委婉生动,使被劝者晋武帝容易接受的事情,从这一事件来看,可以说刘劭展现出了一定的机智和巧妙的思维能力,他能够通过类比的方式用楼台和乐器的例子来为庾稚恭辩解,而且这种随机应变和快速找到合理说辞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思维的敏捷性和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阅读知识考点+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各课必会考点知识点讲义.docx
-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各课必会考点知识点讲义.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复习:一到六年级近反义词(全).docx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语文园地知识清单讲义.docx
-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四大名著阅读 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 汇编1139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68期-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汇编(3篇)112.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12.docx
- (13篇)2022年度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汇编.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