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立意训练全真模拟试卷.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立意训练全真模拟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立意训练全真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其中,狮子是草原上的霸主,它们以强大的力量和敏锐的智慧,统治着这片土地。然而,狮子并非总是能够称霸,因为它们面临着来自其他动物的挑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通过描述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引出狮子这一主题。

B.文章中提到狮子以强大的力量和敏锐的智慧,统治着草原,说明狮子在草原上的地位。

C.文章通过描述狮子面临的挑战,暗示了动物世界中的竞争和生存压力。

D.文章结尾提到狮子并非总是能够称霸,说明动物世界中的竞争是残酷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描述狮子在草原上的生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残酷竞争。

B.文章通过描述狮子面临的挑战,揭示了动物世界中的生存法则。

C.文章通过描述狮子与其他动物的关系,反映了动物世界中的和谐共处。

D.文章通过描述狮子在草原上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狮子这一物种的赞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描述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

B.文章中提到“千乘之国”,说明当时诸侯国的实力。

C.文章通过描述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言论,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志向。

D.文章结尾提到孔子与曾皙的共鸣,说明孔子对曾皙的赞赏。

4.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描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

B.文章中提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说明当时诸侯国的疆域。

C.文章通过描述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言论,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志向。

D.文章结尾提到孔子与曾皙的共鸣,说明孔子对曾皙的赞赏。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绘了鹳雀楼壮丽的景象。

B.诗歌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愿望。

C.诗歌寓意着人生要不断追求进步。

D.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B.诗歌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C.诗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登高远望比作人生追求。

D.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古诗文默写

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古诗文。

1.《离骚》中,“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重点字:余)

2.《赤壁赋》中,“______,举匏樽以相属。”(重点字:匏)

3.《登高》中,“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重点字:常)

4.《琵琶行》中,“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唯)

5.《滕王阁序》中,“______,落霞与孤鹜齐飞。”(重点字:鹜)

六、文学常识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C.《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为背景。

D.《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题材。

8.下列关于文学流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歌以杜甫、李白为代表,形成了现实主义流派。

B.宋代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形成了豪放派。

C.元代杂剧以关汉卿、马致远为代表,形成了南戏流派。

D.明代小说以罗贯中、吴承恩为代表,形成了古典小说流派。

本次

文档评论(0)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