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一上册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应和(hè)矜持(jīn)咄咄逼人(duō)
B.窈窕(yǎo)蹒跚(pán)拈轻怕重(niān)
C.踌躇(chú)蹉跎(cuō)叱咤风云(chì)
D.恣意(zì)缭绕(liáo)揠苗助长(y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潦草缭乱蹉跎揠苗助长
B.缭绕窈窕矜持咄咄逼人
C.应和蹒跚拈轻怕重叱咤风云
D.踌躇蹉跎恣意揠苗助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咄咄逼人。
B.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C.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拈轻怕重。
D.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态度诚恳,我们不能缭绕。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白部分。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2.请填写下列成语的空白部分。
a.()而走险
b.()然起敬
c.()不达意
13.请填写下列句子的空白部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知之为知之,()。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40分)
14.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