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前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描绘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9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从战略对接、制度保障、社会动员、资源投入、风险防控、国际合作、监督评估等七个方面制定了一揽子落实举措。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建设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示范样板,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2018年2月、2019年5月和2022年7月,国务院分三批批复了太原市、桂林市、深圳市、郴州市、临沧市、承德市、鄂尔多斯市、徐州市、湖州市、枣庄市、海南藏族自治州共11个地区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自获批以来,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以及相关省(自治区)政府指导支持下,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具体推动下,各地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等多利益攸关方共建共享机制,在依靠科技创新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示范区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领域创新高地作用,集聚平台基地、人才队伍、投资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通过科技成果推介、路演等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特色农业等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聚焦水土气污染、生态破坏等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围绕市民所需所盼,依靠创新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民生服务水平和城市治理效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示范区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链条的重要一环以及地方政府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示范区建设在自身取得实际成效基础上,积极向国内外同类地区推广实践经验和系统解决方案,已成为中国在区域层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亮丽名片。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4》从示范区总体情况、各示范区建设情况两个方面,全面梳理总结了示范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和主要做法。在报告编写过程中,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工作委员会、“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估与决策支撑关键技术”(2022YF项目团队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报告为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信息,仅供参考。报告中定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总体情况 1
一、科技创新能力 3
二、可持续发展态势 5
三、典型经验模式 8
四、对外交流合作 9
五、建设进展评价 11
第二部分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 19
一、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1
二、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9
三、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37
四、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45
五、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53
六、承德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61
七、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69
八、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77
九、湖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85
十、枣庄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93
十一、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101
3
一、科技创新能力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各示范区所在省(自治区)政府大力推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与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支持国家级和省级技创新基地(平台)面向示范区进行布局,协助示范区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示范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研发投入稳步增长。2023年,11家示范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服务机构总数同比增长9.3%,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服务机构总数同比增长14.5%。承德建成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