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plc的毕业论文题目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plc的毕业论文题目
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对PLC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通过对PLC技术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首先介绍了PLC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随后详细阐述了PLC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理。接着,分析了PLC在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因其可靠性高、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等优点,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PLC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当前,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PLC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章PLC概述
1.1PLC的基本概念
(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输入输出接口(I/O)、存储器、编程器和电源等部分组成。PLC的核心是CPU,它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执行用户程序、生成输出信号等操作。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相比,PLC具有编程灵活、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易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PLC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模块接收外部设备或传感器的信号,经过CPU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到输出模块,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PLC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可以通过编程器进行编辑和修改。PLC的程序通常采用梯形图、指令列表、功能块图等编程语言编写,这些编程语言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得PLC的应用更加广泛。此外,PLC还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实时检测自身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PLC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CPU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等。CPU模块是PLC的核心,负责处理输入信号、执行程序、生成输出信号等操作。输入输出模块负责与外部设备或传感器进行数据交换,将输入信号传递给CPU,并将CPU的输出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电源模块为PLC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通讯模块则用于实现PLC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交换。软件部分主要包括PLC的程序、监控软件、组态软件等。PLC的程序是用户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的,监控软件用于实时监控PLC的运行状态,组态软件则用于配置PLC的硬件和软件参数。
1.2PLC的发展历程
(1)PLC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提高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开始研发一种新型的控制设备。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PDP-14。这款PLC采用了继电器逻辑和可编程逻辑相结合的设计,为后来的PLC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PLC逐渐在汽车、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应用。
(2)1970年代,PLC技术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PLC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显著提升。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模块化PLC——SIMATICS5。这款PLC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扩展和维护更加方便。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逐渐标准化,如梯形图、指令列表等。到了1980年代,PL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工业生产中。
(3)1990年代以后,PLC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PLC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一时期,PLC的CPU处理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点数等指标都有了显著提高。同时,PLC的通讯功能也得到了加强,如以太网、现场总线等通讯协议的引入,使得PLC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业4.0时代的智能化、网络化需求。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S7系列PLC,其处理速度可达1MHz,输入输出点数可达1024点,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工业自动化领域。
1.3PLC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DMax中英文对照表2.doc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生物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苏教版四下简便计算练习题.doc VIP
-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pdf VIP
- 2025年单招生活常识题目答案大全 .pdf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数学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卡萨帝 洗衣机 双子云裳洗干一体机 C8 HU12G1 使用说明.pdf
- 2023届高考英语新时政热点阅读 10 人工智能(含解析).docx
- 马尔测长仪使用说明ULM Manual_Chinese.pdf VIP
- OA系统运维项目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