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7.060
ICS07.060CCSA47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30—2022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
Rainstormintensityformulaanddesignrainstormproflie
2022-08-22发布2022-09-22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501/T003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楠、张志杰、马召伟、张回园、梁燕、孙尚瑜。
DB1501/T0030—2022
1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暴雨强度公式以及暴雨设计雨型。
本文件适用于室外排水系统规划、城市雨水灾害防治管理、暴雨预警和应急处置、城市建设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4-202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QX/T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
DB15/T2040-2020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14-2021、QX/T341-2016、DB15/T2040-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暴雨强度公式rainstormintensityformula
表征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和重现期三者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反映一定频率的暴雨在规定时段的最不利时程分配的平均强度,是计算暴雨地面径流和确定防止暴雨灾害工程设计流量的重要依据。
[来源:DB15/T2040-2020,3.5]3.2
降雨历时rainfallduration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
注:以分钟(min)为单位。
[来源:GB50014-2021,2.1.19]3.3
降雨量rainfallamount
从天空降到地面上的雨,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注:以毫米(mm)为单位。
[来源:QX/T341-2016,2.1]
3.4
降雨强度rainfallintensity
某一历时内单位时间(每分钟或每小时)的降雨量。
注:以毫米/分钟(mm/min)或毫米/小时(mm/h)为单位。
3.5
短历时降雨shortdurationrainfall
2
DB1501/T0030—2022
降雨历时小于180min的降雨。
3.6
暴雨重现期rainstormreturnperiod
某一强度的暴雨重复出现的统计平均时间间隔。
注:以年(a)为单位。
3.7
雨峰位置系数peakintensitypositioncoefficient
表征暴雨强度过程的雨峰位置的参数,从降雨历时开始至降雨峰值出现的时间长度与降雨历时的比值。
4暴雨强度公式
4.1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暴雨强度(q)应按式(1)计算
式中:
q——设计降雨强度,单位为升每秒公顷[L/(s?hm2)];
P——设计重现期,单位为年(a);
t——降雨历时,单位为分(min)。
4.2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范围
暴雨强度公式适用于2a~100a重现期范围,重现期超出范围时的设计降雨强度,可通过趋势外延拟合确定的频率分布曲线获得。
4.3暴雨强度公式降雨历时范围
暴雨强度公式降雨历时范围为5min~180min。降雨历时不在此范围时,设计降雨强度应进行适当修正或复核,修正或复核应符合下列规定:
a)降雨历时小于5min,一般出现在高架、地道、下立交、下沉式广场等市政雨水管渠规划设计中,设计降雨强度应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
b)降雨历时大于180min,应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应采用管网模型法校核雨水设计流量。
4.4降雨量查算表
重现期-降雨量-降雨历时查算表见附录A。
4.5暴雨强度曲线
降雨强度-历时-重现期关系曲线见图B.1。
4.6不同历时的降雨强度曲线图
DB1501/T0030—2022
3
不同历时的降雨强度曲线图见图B.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5_T 3099-2023 公用燃气管道检验规范.docx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3-03-02 文物修复师 人社厅发[2021]73号.docx
- DB15_T 2916-2023 餐饮服务标识化管理指南.docx
- DB15_T 2884-2023 公路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ocx
- DB1504_T 2002-2022 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建设规范.docx
- DB15_T 2991-2023 边境地区铁丝网铁栅栏建设技术规范.docx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2-01-01 汽车维修工 人社厅发[2018]147号.docx
- DB1506_T 28-2022 检验检测记录管理指南 一般要求.docx
- DB15_T 2914-2023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docx
- DB1501_T 0020-2021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