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在抗虫性能上应用的试验研究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在提高抗虫性能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抵抗主要害虫的效果,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等。结果表明,适当的种子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的抗虫性能,其中化学农药包衣和微生物拮抗剂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本研究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玉米;种子处理;抗虫性;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害虫的侵害,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传统的田间喷药防治方法存在污染环境、增加成本等问题。近年来,种子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植保手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旨在探讨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在提高抗虫性能方面的应用,为玉米种植的绿色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玉米主要害虫及其危害
1.1地下害虫
玉米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和根蛀虫等。这些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根系和地下茎,造成植株倒伏、生长缓慢或死亡。蝼蛄啃食幼苗根系,导致缺苗断垄;蛴螬咬断幼苗根茎引起猝倒症状;地老虎夜间啃食幼苗茎秆,造成缺株;根蛀虫幼虫取食根毛和细根,影响植株养分吸收。地下害虫防治难度大,常导致严重减产,是玉米种植的重要威胁之一[1]。
1.2地上害虫
玉米地上害虫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玉米螟、黏虫、蚜虫和红蜘蛛等。玉米螟幼虫钻入茎秆和果穗取食,造成茎折、穗腐;黏虫啃食叶片,严重时仅留叶脉;蚜虫聚集叶片吸食汁液,导致叶片皱缩、变黄;红蜘蛛在叶片背面取食,引起叶片失绿、干枯。这些害虫直接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同时可能引发病原菌侵染,对玉米生长和产量造成综合性危害。
2玉米种子处理技术概述
2.1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利用农药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浸种处理。常用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此方法见效快、持效长、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控多种害虫和病害。但面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抗药性问题。近年来,低毒高效农药和缓释制剂的应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降低了环境影响。研究热点包括多种农药的复合使用和新型包衣技术的开发。
2.2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处理种子,提高植株抗性和生长势。常用制剂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通过拮抗作用、诱导抗性或促进生长,提高玉米抗虫抗病能力。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特点。但效果受环境影响大,稳定性和持续性需提高。研究重点包括筛选高效菌株、优化制剂配方和提高微生物定殖能力。
2.3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种子特性或杀灭有害生物。常见方法包括热处理、辐照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和机械处理。操作简单,无残留,适合有机农业。但某些方法可能影响种子活力,需严格控制参数。近年来,物理处理与化学或生物处理的联合应用受关注[2]。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新型设备、优化工艺和探索综合处理技术。
3实验材料与方法
3.1供试材料
本研究选用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作为试验材料。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研究区域种植面积广泛。种子由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纯度99%,发芽率95%以上。主要害虫包括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蛴螬(Holotrichiaoblita)和蚜虫(Rhopalosiphummaidis)。玉米螟卵由实验室种群提供,蛴螬采自试验田附近的自然种群,蚜虫在温室内以感病品种培养获得。农药选用40%呋虫胺悬浮剂(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2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先正达公司)。生物农药选用Bt(苏云金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10亿活芽胞/克,本地生物农药厂)和哈茨木霉菌剂(1×108cfu/g,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有药剂在使用前进行活性检测,确保符合标准。试验田位于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土壤类型为砂壤土,pH6.8,有机质含量2.1%。前茬作物为小麦,田间管理措施统一。气象数据由试验基地气象站提供,包括日均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指标。
3.2种子处理方法
研究设置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三组方法,每组包含2种处理方式。化学处理采用浸种法和包衣法。浸种处理将种子浸泡在0.5%呋虫胺悬浮液中24小时,后自然风干;包衣处理使用噻虫嗪可湿性粉剂与高分子聚合物按1∶1比例混合,用量为种子重量的2%进行包衣。生物处理采用Bt制剂浸种和木霉菌粉剂拌种。Bt浸种将种子浸泡在1%Bt悬浮液中12小时后风干;木霉菌拌种以5g/kg种子的用量干拌。物理处理采用热水浸种和等离子体处理。热水浸种将种子浸入52℃温水中15分钟后迅速冷却;等离子体处理使用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处理时间为5分钟,功率为100W[3]。所有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发芽测试,确保处理不影响种子活力。对照组使用清水浸种。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保持温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业经济管理赋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及针对性优化路径.docx
- 小河口五味子绿色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践经验综述.docx
- 板栗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具体操作建议.docx
- 广西地区甘蔗种植技术的高效应用与田间管理措施的实施.docx
- 苹果高标准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docx
- 杨树生长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强化防治技术探究.docx
- 湿地松人工林病虫害防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docx
- 红松种植中几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的合理运用分析.docx
- 基于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的生态防治措施综合论述.docx
- 杨树种植中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多种高效防治措施探讨.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