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注自然灾害主题班会自然灾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威胁。理解灾害特点,掌握应对技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面对自然的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作者:
课程目标了解灾害类型认识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和危害,建立基础防灾意识。掌握防灾知识学习各类灾害的基本应对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应对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紧急情况下的冷静思考和快速反应能力。
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灾难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稳定、环境变化和心理健康。
常见自然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1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暴雪、干旱、雷电等2水文灾害洪水、海啸、风暴潮等3生物灾害病虫害、鼠害、疫病等4
地震1成因地壳板块运动导致能量突然释放,使地表产生剧烈震动。2危害建筑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次生灾害(火灾、泥石流)等。3全球分布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
地震案例:汶川大地震2008.5.12发生时间14时28分04秒,持续约两分钟8.0里氏震级相当于512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69,227遇难人数另有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台风形成条件热带海洋表面温度达26℃以上,离赤道5°以上,有足够的水汽和热量。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导致建筑损毁、农作物受损、人员伤亡。常见路径我国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多在7-9月登陆。
洪水山洪山区暴雨引发,速度快,破坏力强,预警时间短。河流洪水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线,淹没两岸土地和居民区。城市内涝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道路、地下空间积水。
干旱1生态影响植被减少,湖泊萎缩2社会影响缺水,粮食减产3经济影响农业损失,食品价格上涨干旱是指长时间降水量显著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它是一种缓慢发展但影响深远的灾害。
火山喷发1岩浆上升地下岩浆通过火山通道上升2气体释放岩浆中气体膨胀,压力增大3剧烈喷发火山灰、熔岩、火山气体喷出火山喷发能释放大量熔岩、火山灰和有毒气体,危害包括熔岩流、火山灰落下、火山泥流等。
泥石流诱发因素暴雨、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与植被破坏、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危害表现冲毁建筑、道路、桥梁,淹埋农田,阻断交通,造成人员伤亡。高发地区我国西南山区、黄土高原区、东南沿海山区等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
自然灾害的影响生命安全威胁自然灾害每年全球造成数万人死亡,更多人受伤或无家可归。财产损失建筑物损毁,基础设施破坏,经济损失巨大。社会经济阻碍影响粮食安全,加剧贫困,阻碍社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保护生命财产减少伤亡和损失1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2提高抗灾能力增强社会韧性3防灾减灾不仅是政府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显著降低灾害风险。
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室内避震躲在结实桌下,保护头部,远离玻璃窗和吊灯,不要慌张冲出门外。室外避震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到开阔地带蹲下保护头部。互救技巧学会简单救护方法,掌握搬运伤员技巧,熟悉逃生路线。
台风应对措施关闭门窗准备食物和水备用照明设备关注气象预警避免外出固定室外物品在台风来临前,应关紧门窗,加固玻璃,准备足够饮用水和食物。保持手机充电,关注气象预警信息。
洪水防范洪水来临时,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远离河道和低洼地带。准备防汛物资,如救生衣、绳索等。注意听从政府疏散安排,不要贸然涉水。
火灾逃生技巧保持冷静遇火警不惊慌,迅速判断火势和安全出口位置。保护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势,避免吸入烟雾。选择出口沿墙壁摸索前进,禁止乘坐电梯,找到安全疏散通道。紧急避险无法脱离时,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堵门缝,发出求救信号。
应急包准备饮用水每人每天3升,储备3天食物罐头、饼干等不易腐食品医疗用品急救箱、常用药品、口罩工具设备手电筒、收音机、备用电池生活用品保暖衣物、雨具、卫生纸重要物品身份证复印件、现金、紧急联系方式
紧急联系方式119火警电话火灾、爆炸等灾害报警120急救电话医疗急救、救护车服务110报警电话治安案件、紧急求助12350应急管理灾害信息报告、救援求助
灾害预警系统气象预警通过卫星、雷达监测天气变化,预报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颜色等级:蓝、黄、橙、红。地震预警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在破坏性波到达前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洪水预警监测降雨量和河流水位,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防灾减灾教育防灾减灾教育应贯穿学校、家庭和社区。通过知识讲座、安全演练、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掌握实用技能。
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卫星监测通过遥感卫星监测地表变化,实时跟踪台风路径,监测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