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云南省开远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7,14,28,56,()
A.110
B.112
C.114
D.119
【答案】:B
2、歼击机对于()相当于()对于通信
A.军事卫星
B.空战手机
C.客机探测
D.雷达网络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便是黄州赤壁,陡峭的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漾浆仰望,地方不大,(),有了视角与空间的变异,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产生各具特色的审美愉悦。①但一仰一俯之间就有了气势②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③因此也就有了冥思和游观的价值④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⑤主观感情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⑥客观物象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答案】:B
4、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科学,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度环境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让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的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的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持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得到的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位置。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贱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这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是她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岛的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与自然,承
【答案】:B
5、张某因扰乱社会治安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张某认为处罚太重,应当如何处理?()
A.直接起诉
B.先申请复议,若不服复议决定再起诉
C.既可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D.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复议
【答案】:C
6、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20%,则乙商品提价后为多少元?()
A.40
B.60
C.36
D.84
【答案】:D
7、假设黄金价格为500美元/盎司,那么表中各年黄金储备量均超过相应年份国际储备量的国家有多少个?()
A.0
B.1
C.2
D.3
【答案】:C
8、学会普通话是为了与人交流,学会方言则是为了传承文化。这一主张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其实很是荒唐。方言的文化价值只是其用于人际交流的工具价值的衍生物,既然普通话已足以胜任人际交流,方言的工具价值之皮犹不存,其文化价值之毛将焉附?再说,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谈何容易。一个说方言的人很难同时说好普通话,反之亦然,因为二者难免“串味”。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不是一件容易事
B.学了普通话。没有多大必要再去学方言
C.方言主要用来传播文化,不是用来沟通
D.普通话和方言作用不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新版.docx
- 2025年江苏省句容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湖北省钟祥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一套.docx
- 2025年湖北省枣阳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省吴川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新版.docx
- 2025年湖北省宜城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河北省任丘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新版.docx
- 2025年江苏省邳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审定版.docx
- 2025年湖南省韶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山西省永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完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