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2025年九年级教学诊断化学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C12B11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Zn65Ag108Sn119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酸雨形成C.火箭发射D.葡萄酿酒
2.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B.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制成型煤有利于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SO?
C.许多农药因毒性强、残留时间长使用时往往会污染环境,所以应禁用所有农药
D.生活中人们用可降解塑料、纸制品取代聚乙烯等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3.下列实验操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实验室制取O?时,应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B.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D.实验室用CO还原Fe?O?,应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再进行加热
4.下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呈电中性B.该粒子属于原子C.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5.食用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COOH),它与稀盐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B.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白醋
C.用白醋可将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溶解
D.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变为红色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保持不变
B.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D.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7.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分子种类变化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2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材料: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铜(Cu)和锡(Sn)。因其铜锈[主要成分为Cu?(OH)?CO?]呈青绿色,故名青铜。某机械加工厂青铜废料经处理后得到CuCl?和SnCl?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对其进行分析,用以评估回收利用价值。
附:青铜及其组分金属性质一览表
A.青铜比铜和锡的硬度都大B.青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低
C.青铜的颜色呈金黄色D.铜锈是由Cu、O?和H?O三种物质反应生成的
9.对于上述材料中的滤渣和滤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Cl?B.滤液为无色溶液
C.滤渣中只有Cu、ZnD.滤渣中一定有Cu、Zn、Sn
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A.CO?(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CuO(铜粉)——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C.NaCl溶液(Na?CO?)——加入适量的Ca(OH)?溶液,过滤
D.CaCl?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