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杜甫的《登高》原文及全诗赏析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下
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杜甫的《登高》原文及全诗赏析,快来看看吧。
原文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原文注释
1.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
《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2.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3.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
飞舞盘旋。回:回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5.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6.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7.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8.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
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全诗赏析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
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
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
急而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
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
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
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
画面。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仿佛是诗人在倾诉
着无穷无尽的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又仿佛是包括诗人在内的成千上
万个长年漂泊流离失所者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寥寥数言,为全诗定
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
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
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
“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
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
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
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
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实在不足为过。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以上两联所蕴含
的感情进一步明朗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
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
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
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
伶仃,愁苦难遣……工整严谨的对句,不仅饱含了诗人像落叶一样排遣
不尽的羁旅愁,也饱含了诗人像江水一样驱赶不尽的孤独恨,丰富的
内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的脉搏和时
代的强音!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
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
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
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
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
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
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
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
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
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
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
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
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pdf VIP
- 2025年-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通关题库(附带答案).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天津华宁KTC101系统说明书.pdf
- AI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