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专题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速记清单】

两次鸦片战争与开眼看世界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世界:欧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中国:

①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②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③科技上:科技落后。

④社会方面: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妄图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

概况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29日

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其他条约

条约

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结果

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影响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历史遗留

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未达到

根本原因

列强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列强想要提出全面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借口

“亚罗号”事件

(2)进程

①第一阶段1856-1858: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1858-1860:1859年进攻大沽炮台。1860年,占领天津。英法联军抢劫、焚烧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条约

内容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①英法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运权等大量权益。

②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影响:①主权: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②性质: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眼看世界

1.背景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代表

代表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畬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内容

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

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开启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四、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原因

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经过

1895年,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反抗日军占领,表明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结果

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洪秀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

(2)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他的同乡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

2.过程

(1)初期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定都天京

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位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

北伐

北伐军达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失败

西征

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

转折

1856年,天京变乱。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重建领导核心

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防御战

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天京陷落

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

阶段

纲领

内容

结果

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都未能实施

后期

《资政新篇》

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4.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洋务运动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使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