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温故知新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事件?
2.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会议?
3.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的事件?
4.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建立的人物?
5.井冈山会师的主要人物?
6.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的事件?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8.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是在哪次会议?
9.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哪里?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之因——陷入绝境
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面对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军事
“围剿”
一、长征之因——陷入绝境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围剿”
结果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分散兵力
冒险进攻
保守防御
胜利
失败
博古
李德
请依据材料指出,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路线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回顾长征路
时间:
路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江西瑞金→
渡过湘江→
①瑞金
(出发)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和地图,完善长征的时间与路线。
三年不喝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强渡乌江→
④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⑤四渡
赤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巧渡金沙江
⑥巧渡
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⑦强渡
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⑧飞夺
泸定桥
⑨翻过
大雪山
→翻过大雪山
⑩走过
草地
→走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⑪突破
腊子口
→吴起镇会师
⑫吴起镇
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⑬会宁会师
(结束)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遵义会议→
③强渡
乌江
2.透析转折点
蒋介石又在湘西等地布置了新的口袋阵,集结了20万军队,坐等红军自投罗网。
——遵义会议
(1)背景
①瑞金
(出发)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③强渡乌江
④遵义会议
2.透析转折点
——遵义会议
(2)概况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时间:
地点:
内容:
贵州遵义
1935年1月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2.透析转折点
——遵义会议
(2)概况
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
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个核心
三个挽救
一个转折点
一个标志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2.透析转折点
——遵义会议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问题思考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转折点
14年
有了正确的领导
由失败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幼稚
成熟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3.共情长征难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红四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顺利过河。
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你感受到红军身上什么精神品质?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3.共情长征难
二、长征之路——险中求生
翻越大雪山
红军行进途中遭遇到哪些困难?
行难
食难
御寒难
三、长征之果——精神永传
材料一“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毛泽东
材料二他们是经过长征锻炼,战胜了严寒、疲劳、疾病、流血、战斗、分裂之后保留下来的革命骨干,是中华民族精华的荟萃。
——刘喜发《红军长征全史》
材料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