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白鸽对于()相当于()对于权力()
A.杜鹃;帝王
B.橄榄枝;政治
C.好运;宪法
D.和平;权杖
【答案】:D
2、著名的《春之声圆舞曲》出自()。
A.贝多芬
B.柴可夫斯基
C.舒伯特
D.斯特劳斯
【答案】:D
3、小王和小李合伙投资,年终根据每人的投资进行分红,小王取了全部的13另加9万元,小李取剩余13和剩下的14万元。问小王比小李多得多少万元?()
A.2
B.3
C.4
D.5
【答案】:B
4、从各级政府对“网络问政”的()来看,这并非是一时的(),而是()地()了党和政府探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决心。
A.反映权宜之计真真切切体现
B.反映缓兵之计实实在在反应
C.反应权宜之计实实在在反映
D.反应缓兵之计真真切切表现
【答案】:C
5、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答案】:B
6、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腐败的权力都是不受制约的
B.不腐败的权力都是受到制约的
C.受制约的权力不会产生腐败
D.只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才会产生腐败
【答案】:B
7、第二批示范片的自然村中,实现通自来水的约有()个。
A.256
B.262
C.267
D.273
【答案】:B
8、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①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②乙、丙知识水平相当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④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9、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都报考了公务员,有的报考公务员的是党员,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据此,可以推出()。
A.有的党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
B.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是党员
C.有的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
D.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不是党员
【答案】:C
10、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述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答案】:C
11、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A.灵活性
B.原则性
C.程序性
D.整体性
【答案】:D
12、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A.自我结构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莱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推荐.docx
- 2025年湖南省冷水江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审定版.docx
- 2025年浙江省温岭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完整.docx
- 2025年贵州省都匀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吉林省桦甸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含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云南省宣威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云南省瑞丽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1套.docx
- 2025年辽宁省调兵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新版.docx
- 2025年辽宁省凌海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