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童年》读后感500字(精选10篇).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童年》读后感500字(精选10篇)

《童年》读后感500字(精选10篇)

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

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你

受益终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500字10篇,希

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童年》读后感500字(篇1)

童年是人生中一颗闪耀的的流星。虽然美丽,但却易逝;虽然华丽,

但却短暂。也许在度过童年时,你不会太在意。但当你永别童年时,

却必须会哭泣。也许你的童年并不快乐,反倒积蓄了不少仇恨和怨气。

那么,请你去品读一下高尔基的悲苦童年。

高尔基的乳名为阿廖沙。他的父亲彼什科夫,老实、本分;却不幸

早逝,小小的阿廖沙从此便随母亲一同住进了外祖父家。但是随着外

祖父事业的衰败,他渐渐变得残暴,变得小气吝啬。狠心剥削下人、

经常毒打家人……于是,不满十岁的阿廖沙过早的体会了世间悲苦。

伟大的人物大都经历风雨才会成功。阿廖沙悲苦的童年让我感慨

万分。他小小年纪,帮别人打零工,甚至还上街讨饭。可同样是四肢

健全、有头有脑的人,为什么阿廖沙能够养活自己,而生活在我们身

边的一些失业青年却只能寄生在父母的身上呢?

身在福中不知福,阿廖沙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

但他依旧坚强的站起来了。为什么这些青年却永远不想爬起来呢?

时代,正在不断地进步着;科技,正在不断地发展着;条件,正在不

断地优越着……但是,人们的思想却在不断地退步着,意志却在不断地

衰败着,精神却在不断地懦弱着。

小小的一阵风吹过,便折断了人们的肉体;轻轻地一阵雨飘过,便

模糊了人们的视线。那设想,如果风是龙卷风,雨是暴风雨,又有多

少人能在困难中依旧坚持,依旧坚定呢?

风雨过后,彩虹才会笑的倾城;熬过严冬,才能感到春风徐徐。请

在挫折面前坚强,请在困难面前挺立。

《童年》读后感500字(篇2)

一阵沧桑,一阵悲凉。那就是读完《童年》我的感受。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书讲述了阿廖沙

(即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极端贫苦,生活艰难……

这本书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让我迫切地

想读下去。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两个人物:“好事情”和外婆。

“好事情”是一个人的绰号,他是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时招的

两个房客之一,他是一个科学家。通过他的语言我能想象出他是一个

随和而具有智慧的人。他亲切地称呼阿廖沙为“小弟弟”,并且在生

活上关心阿廖沙,教会他许多生活的道理。而阿廖沙是一个和他好的

人。其他的诸如外公等人都看他不顺眼,认为他是巫师、药剂师,逼

迫他早早离开。

“好事情”搬走时,阿廖沙应该是伤心而又无可奈何的。看到这

里,我的心里抹上了一层悲凉。纯真的友谊被拆散,无疑是可怜而悲

哀的,而“好事情”恰恰是阿廖沙为数不多的关心他的知心朋友之一。

从字里行间,我读得出每次阿廖沙遇见“好事情”的时候都是快乐的。

外婆是阿廖沙最亲近的人。她慈祥、处处护着阿廖沙。外婆看着

阿廖沙长大,处处给予阿廖沙爱的滋润。阿廖沙在外婆身上看到了可

贵的品格:善待别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见证了人间的艰辛:父亲逝去、犯了小错被外公无

情鞭打、失去好朋友,然后又失去母亲。这便是俄罗斯下层人民的艰

苦生活。想想他们,再想想我们。不禁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优越

的环境里!我的童年,是阳光快乐的童年。

放下书,我沉浸在阿廖沙自强不息的精神中。一个同龄人,在经

历了如此苦难之后仍然没有被困难打到,何况我们呢?

《童年》读后感500字(篇3)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

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

是父母亲的手中宝。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

满。

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

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

吵斗殴中。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

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

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

尔基

文档评论(0)

175****4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