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影响广泛而久远的学说与思潮,其兴起、形成乃至确立、
发展,自有多种因素的促进作用,而归根到底则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乃
至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显然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1.北宋王朝一开始就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纵容大地主、大官僚以随意购
买的方式兼并土地,把日益繁重赋税和徭役压倒农民的身上,迫使自耕农沦为佃
户或客户,即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于是,宋朝开国不久,便爆发了由王小波和
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农民鲜明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
今为汝均之”。农民的这种在经济上均分财产的迫切要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可
怕的“人欲”,为了不让这种“人欲”横流,他们便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论证“存天
理,灭人欲”为目标的哲学理论。?
2.与地主阶级内部斗争相关。王安石认为只有实行变法,打击大地主兼并势
力,才能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遭到了理学家的反对,程颢专
门写了《论王霸》的札子,用“天理”和“人欲”来区分“王”和“霸”,说王道得“天理
之正”,而霸者“用其私心”。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则用孔子的“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和孟子的“仁义而已,何必曰利”等语句来责备王安石“大讲财利之
事”。?
3.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
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
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
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
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
常的需要。?
4。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
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
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
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5。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理学
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
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
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
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
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
的思想环境。?
另外,还有经学笺注的没落;民族矛盾的尖锐等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
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
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
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
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