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 .pdf

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律·长征

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一组课文。

《七律·长征》是主题单元开篇之作,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

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

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选编这首诗的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

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

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

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对张牙

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

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

能出此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诗文。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长征》片头视频)。看完这

段视频,你觉得这是支怎样的队伍?(明确:英勇无畏、勇敢坚强、克服困难险

阻)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长征的峥嵘岁月,走进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齐读课题。

师指导:《七律·长征》中间有个停顿号,读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

3.简介长征: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

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意。

1.指名读诗歌,生点评,纠正字音。

师点拨: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读出了诗歌的节奏,才能把诗读得更好。

2.齐读诗歌,读出诗歌的味道。

3.质疑问难,感知诗歌的大意。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那么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词语不能理解?

(1)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

索寒”等词语。

(2)教师质疑:“三军”。

明确: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

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

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

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3)学生畅谈初读感受,体会长征的艰难:

师:读了这首诗之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对长征的感受,你觉得是什

么?明确:难、长、险……

三、品词析句,感悟诗情。

师过渡: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红军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其

实诗中也有两句诗概括地写出了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你找到了吗?

预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体会长征的遥远:抓“远征”一词,学生体会,教师补充。(二万五

千里有多远?就是如果每天坚持70里,需要走一年。)

(2)体会长征的艰难:抓“万水千山”一词。

明确:“千”“万”都是泛指形容无数山无数水,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

意思。诗句告诉我们红军在长行途中遇到无数艰难困关这不仅仅包抵自然界的险

阳还包括军事上的激列战斗和政治上的复杂斗争,但是红军战士们把这些都看成

平平常常的事。

出示数据: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

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

文档评论(0)

wyg1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