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郡圃春晚》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郡圃春晚》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郡圃春晚》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郡圃春晚

韩琦①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②。

【注】①韩琦,北宋著名政治家,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曾为相十载,赞辅三朝。本诗是诗人晚年因病闲居相州时所作。②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忌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春水盈满方塘、微风送来花香,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官角度描绘了美丽的春日景象,极具画面感。

B.颔联紧承首联,描写了杨花整日里起起落落,林中的鸟儿也是忽藏忽现,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态美。

C.尾联上句“欲战万愁无酒力”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类似,都写出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愁情。

D.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诗人所见之景,后四句则由景及人,景与情有机融合,展现了诗人闲居时的内心世界。

16.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A16.

①时光流逝之愁。这首诗尾联写浩荡春光正堂堂逝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②老病孤苦之愁。这首诗的颈联上句写诗人晚年沉疴在身,尾联上句写无法借酒浇愁,表达了诗人既老且病的愁苦。

③忧国优民之愁。“沉疴不为闲来减”一句可见诗人虽因病闲居却依然心忧国事,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解析】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风光,表达了诗人身居闲地但心绪不宁的复杂情感。首联与颔联用动静结合的描摹手法展现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后联以沉疴难减、无酒难释的惆怅引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愁苦,情景交融,妙趣横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A.“听觉”错误,视觉上看到了溶溶的春水满池塘,嗅觉上闻到了微风送来几缕淡淡的清香。没有听觉上的描写。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鉴赏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①“三月去堂堂”既是实写春水满塘、春花堕地,浩荡春光正堂堂逝去;同时,它又是虚拟,比喻诗人桑榆晚景,沉疴在身,这是愁的根源,自然界春天的逝去不过是愁的触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②颈联上句写久治不愈的病并没有因为空闲而减退一分,尾联上句写诗人想借酒一浇,无奈因病戒酒,连这也不能做到。于是,一切防守的力量尽失,只好任凭“万愁”进攻了。表达了诗人既老且病的愁苦。

③“沉疴不为闲来减”,韩琦本来是不“闲”的,他一向在朝廷或边关任职,政事繁剧,军务倥偬;由于病情加重,终日“闲”居。既有生理的痛苦,又有精神的苦闷,更觉得时间难熬。可见诗人虽因病闲居却依然心忧国事,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