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
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的相对移近
量,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
3、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4、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亚现象称
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5、回采工作面: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
或采有用矿物的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简称采场。
6、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
称为直接顶。
7、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和
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8、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
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9、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作用的各种方
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
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
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加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初次来压。
11、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
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之承压力。
12、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
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13、冲击能指数: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煤样全“应力应变”曲线峰
值C前所积聚的变形能Es与峰值后所消耗的变形能Ex之比值。
13、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
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
作为回风平巷。
14、沿空掘巷:回采工作面采过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
15、软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的复杂岩石力学介
质。
16、底鼓:底板向上鼓起的现象。
17、煤矿动压现象: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况下积聚有大量弹
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使能量突然
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的动力效应,这些现象通称为
煤矿动压现象。它有三种形式:冲击矿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煤与瓦
斯突出。
18、冲击矿压:冲击矿压是聚积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
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
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和设备损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等灾难的一种现象。
19、浅埋煤层: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
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
20、开采沉陷:(p177)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
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
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
21、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
22岩层移动角::地表下沉边界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
一侧的夹角称为岩层移动角。
23、锚固力: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
(1)根据约束力方式可分为托锚力、粘锚力、切向锚固力;
(2)根据锚杆作用阶段定义锚固力可分为初锚力、工作锚固力、残
余锚固力。
二、简答解析:
1、研究“孔”周围应力对研究矿山压力有何实际意义?有那些重要
结论可以借鉴?由于地下巷道和回采空间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以
及巷道和回采空间周围岩体也是属于非均质,非连续,非线性以及加
载条件和边界条件复杂的一种特殊介质,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用数学力
学的方法精确地求解出巷道周围岩体内各处的应力分布状态。根据采
矿工程的特点,通过将巷道及回采空间简化为各种理想的单一形状的
孔来近似的求出巷道和回采空间周围的应力状态,对了解巷道变形的
机理是十分有益和非常必要的。重要结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孔周围形成了切向应力集中,最大切向应力发生在孔的周边。
2)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对于单孔来说,圆形孔仅与测压系数有关,
对于椭圆来说,则不仅与测压系数有关还与孔的轴长比有关。
3)不论何种形状的孔,它周围的应力重新分布,分布从理论上说影
响是无限的,但从影响的剧烈程度来看大都有一定的影响半径。
4)孔的影响范围与孔的断面大小有关。
2、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43)通过理论研究、地质调查和大量
的地应力测量资料,原岩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归纳如下:实测铅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