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T/CACM0122017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
脓毒症
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on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AloneorcombinedwithAntibioticsfor
patientswithsepsis
2017-06-07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玉
引言 芋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1
4流行病学特点 1
5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2
6诊断 2
6.1诊断标准 2
6.2鉴别诊断 2
7治疗 3
7.1基本治疗原则 3
7.2脓毒症 3
7.3脓毒性休克 4
7.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5
8并发症预防 6
9康复调摄 6
10指南制订方法 6
10.1制订计划书、资金来源和利益冲突、国际注册 6
10.2证据检索、筛选、评价和汇编 7
10.3专家共识实施情况 8
10.4采用的指南制订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标准 8
10.5指南的评议和咨询过程 8
10.6指南初稿AGREEII工具的评价 8
10.7指南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推动措施和困难分析 9
10.8更新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诊断标准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脓毒症》(以下简称《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提出。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兰州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四川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本《指南》的制订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七项感染性疾病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ZZ10-018-02;Z0465)。课题负责人:谢雁鸣、张俊华、廖星。课题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抗生素的中医药替代研究冶项目,项目负责人:张伯礼。
本《指南》总指导委员会专家:张伯礼、王永炎、晁恩祥、翁维良、肖承悰、谢雁鸣。
本《指南》方法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刘建平、詹思延、杨克虎、李幼平、张俊华、陈耀龙。
本《指南》首席专家:刘清泉、张玲。
本《指南》工作组:刘清泉、张玲、陈仁波、李博、郭玉红、奚肇庆、李俊、曹彬、孔立、张晓云、叶勇、刘雅丽、赵国桢、胡晶、陈腾飞、冯硕、邵飞、狄浩然、吕小琴、杨宇飞、韦重阳、张瑞、王东东、瞿沉尘、陈荷清。
本《指南》执笔人:郭玉红、赵国桢、陈仁波。
本《指南》秘书:陈仁波、李博。
玉
引言
抗生素在脓毒症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滥用及由此造成的耐药菌感染也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问题。脓毒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症之一,而细菌感染是导致脓毒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据估计,脓毒症每年大约有530万例患者死亡,死因大多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因此,抗菌治疗是降低脓毒症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且抗生素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抗菌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的使用首先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抑菌及杀菌功效,其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杀菌能力;其次,在预防和治疗耐药菌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TAF 117-2022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测试方法.docx
- T_CFA 0102033-2022 压铸锌合金标准.docx
- T_CFA 0203141-2021 绿色铸造设计产品 球墨铸铁管水冷金属型离心机通用技术要求.docx
- T_TAF 097-2021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技术要求.docx
- T∕TAF 062-2020 物联网设备安全平台技术要求和分级方法.docx
- T_CFA 02010202.4-2021 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docx
- T_CFA 0202031.7-2021 铸造用硅砂通用技术规范 第7部分:检验用标准硅砂.docx
- T_CFA 020209.1-2019 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浇口杯.docx
- TAF-WG4-AS0008-V1.0.0-2017 移动终端安全环境安全评估内容和方法.docx
- T_TAF 087-20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安全 儿童电话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估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