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编教案版《咏梅》PPT课件欢迎各位同学进入《咏梅》诗歌的美妙世界。这首王安石的经典作品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一同探索这首诗的语言魅力、意境特色和精神内涵,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与智慧。通过对诗歌的细致分析与多角度欣赏,希望大家能够领略到梅花那傲霜斗雪的精神,培养自己坚毅勇敢的品格。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文学之旅,共同感受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文学成就,理解《咏梅》的创作背景、内容和主题思想。掌握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能够解释诗歌中关键字词的含义与作用。能力目标提升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艺术魅力。培养文学作品比较分析的能力,能将《咏梅》与其他咏梅诗作进行对比,发现其独特之处。情感目标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诗人介绍:王安石1文坛地位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苏轼、欧阳修、苏洵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雄浑刚健,诗歌风格清新朴实,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2政治成就王安石在神宗时期担任宰相,主持推行王安石变法,试图改革社会弊端,振兴北宋王朝。他的改革思想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3文学贡献王安石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和政论文章,著有《临川集》《王临川集》等。他的诗歌素朴自然,含蓄深沉,富有哲理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安石生平简介早年生活(1021-1043年)王安石出生于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自幼聪颖好学。二十岁考中进士后,历任地方官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为其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仕途起伏(1043-1067年)这一时期,王安石逐渐展露政治才能,编纂《易传》《诗传》等著作,提出改革主张。他的政治理念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为其后来主导变法做了铺垫。变法时期(1068-1076年)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推行熙宁变法。变法触及多方利益,引发保守派强烈反对,政治斗争激烈,王安石几度出任宰相又被罢免。晚年生活(1076-1086年)变法失败后,王安石退居江宁,潜心著述,游览山水,创作了大量诗文。宋哲宗即位后曾欲重用其变法,但王安石已无心仕途,1086年在江宁去世。
王安石文学成就诗歌成就王安石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风格清雄朴实,既有政治抱负,也有山水田园之作。其诗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梅花》《泊船瓜洲》等作品广为传诵。散文成就王安石的散文雄浑有力,逻辑严密,多体现其政治理念和改革主张。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等,其议论文则直抒胸臆,论证缜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经史著作王安石对经典著作多有研究,著有《三经新义》《周官新义》等,提出多种新见解。这些著作反映了他改革传统、开拓创新的思想,也为其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咏梅》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咏梅》创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时期。当时北宋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社会变革受阻,王安石主导的变法已经失败。在这一背景下,诗人借咏梅抒发自己坚贞不渝的情怀和对改革理想的坚持。个人经历经历政治挫折后,王安石淡泊名利,退隐江宁,过着清闲的生活。这段时期,他常在隆冬观赏梅花,梅花的高洁品格与其人生志向产生共鸣,触发他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文学传统梅花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一直是高洁、坚强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咏梅之作。王安石的《咏梅》传承了这一传统,同时又赋予梅花新的寓意,表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追求。
《咏梅》原文1标题《咏梅》2作者王安石(宋代)3原文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江南有丹橘,至今犹耐寒。这首五言绝句虽只有短短二十字,却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诗人通过梅花与雪、丹橘的对比,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格,同时也蕴含了诗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是王安石咏物诗的代表作品。
《咏梅》注释(上)遥知从远处辨认,表示诗人远远就能辨别梅花与雪的不同。不是雪不是白雪,而是白色的梅花。诗中描述的场景可能是远远望去,树上的白梅如雪一般。为有因为有,由于。表示诗人辨别梅花与雪的依据。暗香幽幽的、远远飘来的香气。指梅花的芳香,与雪形成对比。雪无香,而梅有香。前两句是全诗的第一部分,描述诗人如何辨别远处白色的是梅花而非雪花。诗人并非通过视觉,而是通过嗅觉——梅花独特的芳香来辨别。这种表达方式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咏梅》注释(下)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温暖的南方。丹橘红橘,指橘子树。橘子在冬季成熟,果实鲜红,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寒冷。至今到现在,表时间延续。犹依然,仍然。耐寒能够忍受寒冷。这里形容丹橘具有抵御寒冷的能力。后两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以丹橘耐寒的特性为梅花的品格作铺垫。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