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示范性高中专业委员会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示范性高中专业委员会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示范性高中专业委员会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

史学科试题

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遂至洛,观兵子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

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

结合所学可知,在西周,“鼎”是权力的象征,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材料中“楚王问鼎”的

做法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王室之意,表明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项正确;材料中“楚王问鼎”的做法属于个

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世袭制度消亡的情况,且说法有误,排

除B项;材料中的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安史之乱以后,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藩镇亦有辟召幕僚之风。唐德宗时宰相赵憬说,当

时“大凡才能之士,名位未达,多在方镇”。这()

A.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选官制度D.加剧了阶级矛盾

【答案】A

第1页/共14页

【解析】

【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后期(中国)。

安史之乱以后,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这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A项正

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B项;这些

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

排除D项。故选A项。

3.金世宗完颜雍统治时期,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制,兴文学;积极发展经济,修水利,发展手工业,

促进生产,颁发“免奴为良”的诏令,因此完颜雍获得了“北国小尧舜”的称呼,这反映了()

A.金朝以程朱理学为正统B.金朝封建化改革成果显著

C.北方经济文化领先全国D.宋金对峙中南宋地位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据题

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金世宗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制、兴文学,这是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向汉族封

建王朝学习;积极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颁发“免奴为良”的诏令,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

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这些举措使得金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封建化程度不

断加深,改革成果显著,B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金世宗兴文学,没有明确表明金朝以程朱理学为正统,排

除A项;材料没有将北方经济文化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北方经济文化领先全国的结论,排

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宋金对峙以及南宋地位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4.北宋中期,开封城郊农民逐渐放弃粮食种植,开始种植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等作物,获得了高额的

利润,农民将自己的田地戏称为“青铜海”。这表明()

A.城乡经济差距缩小B.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C.经济作物普遍种植D.自然经济有所突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

描述了北宋中期开封城郊农民种植行为的变化,由原本的粮食种植转向经济作物,并因此获得了高额利润,

这明显是对传统自然经济模式的一种突破,在自然经济中,农民主要种植粮食以满足自给自足的需求,而

种植经济作物并获取利润则表明经济活动的商业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城乡经济差距的变化,农

民种植经济作物获得高额利润,并不能直接推断出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排除A项;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是

第2页/共14页

出于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