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龙东高中十校联盟高三学年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卫懿公爱鹤如命,让鹤乘轩车出行,封为“鹤将军”,后来当外敌入侵,士兵百姓纷纷四处
逃散。卫懿公派人抓住逃跑的士兵问道:“你们为何不守城抗敌,而是自顾逃跑?”众人回答:“尊敬的王,
让你心爱的鹤将军为你作战吧,我们在你心里不重要,也就不需要我们守城了。”可见当时()
A.文化多元包容,选拔人才方式独特B.中央集权初步形成,国君肆意妄为
C.政治生态失衡,传统秩序遭到践踏D.社会风气奢靡,贵族追求享乐成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题
干信息可知,卫懿公将鹤封为“鹤将军”,给予极高待遇,却冷落士兵百姓,导致人心离散,外敌入侵时
无人守城,这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君臣、君民关系,使政治生态失衡,传统秩序遭到践踏,C项正确;题干并
未体现文化多元包容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B
项不符合历史阶段特征,排除B项;“让鹤乘轩车出行,封为‘鹤将军’”说明卫懿公昏庸,不能体现整个
社会风气奢靡,排除D项。故选C项。
2.察举制下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至东汉时,为纠
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这反映出
察举制()
A.选官日益理性B.以考试为基础
C.注重品德才能D.打破门第限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题
干信息可知,考试成份日益增加,这体现了察举制在选官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更加注重通过一定的标
准和方式来选拔人才,使选官更加理性,A项正确;察举制是以举荐为基础,东汉时只是增加了考试的成分,
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察举制中考试因素的变化,没有突出对品德才能的注重,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
提及察举制打破门第限制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3.忠孝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在忠孝之间统治者往往更重视忠,但是魏晋南朝的世族把宗
第1页/共14页
族利益置于王朝之上,保卫宗族胜过捍卫王朝。这主要是因为()
①政权频繁更迭②门阀制度盛行③儒学危机出现④人口流动频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在忠孝之
间统治者往往更重视忠,但是魏晋南朝的世族把宗族利益置于王朝之上,保卫宗族胜过捍卫王朝”,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个政权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世
族很难对某个特定的王朝形成长期稳定的忠诚。这一时期门阀制度高度发展,世族凭借其家族的门第、声
望和庞大的家族势力,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享有特权。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主要来源于家族的传承和势
力的积累,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王朝,因此①②正确。魏晋时期儒学虽受冲击,但儒家的伦理观念等在社会
中仍有很大影响力,而且世族重视宗族本身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儒家家族观念等的一种体现,并非是因为
儒学危机才导致他们更重视宗族利益,③错误。人口流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
但它与世族将宗族利益置于王朝之上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故选A项。
4.女真歌舞《臻蓬蓬歌》是一首辽朝末年讽喻统治者因政治腐败而即将亡国的预言诗,在辽东京(今辽阳)、
西京(今大同)等地广为流传。徽宗年间又在京师(今开封)一带流传,用以预示靖康之变。这可以用来
说明()
A.各族间和平共处促进文化交流交融
B.统治者对民间文化管控乏力,致其肆意传播
C.女真族音乐成就突出主导文化发展
D.民间文艺作品对社会现实具有敏锐的洞察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
据题干“女真歌舞《臻蓬蓬歌》是一首辽朝末年讽喻统治者因政治腐败而即将亡国的预言诗”“徽宗年间
又在京师(今开封)一带流传,用以预示靖康之变”可知,《臻蓬蓬歌》在辽朝末年讽喻辽统治者政治腐败
即将亡国,在北宋徽宗年间又预示靖康之变,它是当时的政治状况的反映,说明民间文艺作品能够敏锐地
洞察社会现实,D项正确;辽和北宋灭亡表明各族之间并非和平共处的状态,且《臻蓬蓬歌》的传播不能直
接体现出“和平共处促进文化交流交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