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简明复习提纲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1.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教政策与学校教育制度。
2.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教育)。
3.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历史意义)。
4.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学思
想、关于教师问题的主张。5.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办学方针。
6.墨家教育思想(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7.孟轲的教育思想(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教育目的)。
8.荀况的教育思想(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教育目的、论学习过
程、论教师)。
9.法家教育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0.《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关于学
习过程的主张:学、问、思、辩、行)、《学记》(教育作用、教学
原则、教学相长)。
11.汉代的文教政策(演变历程、“独尊儒术”及其历史影响)。
12.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官学(太学、鸿都门学、文翁兴学、
师法家法)、私学(“著录弟子、及门弟子”)。
1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关于文教政策的主张、性三品说、道德
教育思想)。
14.王充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论学习)。
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五经课试法”、国子学、
“四学馆”、国子寺)。
16.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及儿童教育思想。
17.隋唐时期的中央教育行政制度(国子监)、学校教育制度
(“六学一馆”、“六学二馆”)、科举制度。
18.韩愈的教育思想(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师说》及关于教
师问题的主张)。
19.北宋初年的三次兴学运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
司)、分斋教学(苏湖教法)、元代的中央官学(回回国子学、“升
斋等第法”与“积分法”)与地方官学(社学)、宋元时期的书院
(宋初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学规》)。
20.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主持“熙宁兴学”、人才理论)。
21.朱熹的教育思想(关于“小学”、“大学”教育的主张;
“朱子读书法”)。
22.明代国子监的“监生历事制度”、明代的科举。
23.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4.清代的地方官学(“六等黜陡法”)。
25.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公其非是于学校”的主张)。
26.王夫之的人性论、教学思想。
27.魏源关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8.早期的教会学校。
29.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
政学堂)、派遣学生留洋(幼童留美、以福建船政学堂学生为主体的
留欧)。
30.《劝学篇》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31.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办学实践: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经正女学;“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32.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教育
的作用与宗旨、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主张)、严复的救亡图存“三育
论”。
33.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变革(创立近代学制:壬寅学制,癸卯
学制;废科举;建设现代教育行政系统;颁定教育宗旨;“庚款兴
学”)。
34.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新教育宗旨的颁布)。
35.壬子.癸丑学制。
36.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大学教育思想)。
37.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观念变革与教育改革。
38.“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
潮、科学教育思潮)。
39.1922年的“新学制”。
40.“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
41.大学院与大学区制。
42.杨贤江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本质”的主张、对各种流行
教育观的批判)、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平民教育理论:“四大教育”
与“三大方式”)、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乡村建设理论)、黄炎培的
职业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
论。
43.“黄埔军校”。
44.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湖南自修大学”、“抗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