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重要文学常识梳理

第1类古代文体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如刘禹锡《陋室铭》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朱元思书》

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如周敦颐《爱莲说》、韩愈《马说》

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赠序,即临别赠言。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有别于书序或宴饮之序,这类文体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也往往抒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怀。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古代不同时期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又分为章、奏、表、议四类。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如诸葛亮《出师表》

诗(诗歌)

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按音律可分为古体诗(如《离骚》)和近体诗。近体诗分为绝句(按字数分为五绝、七绝)和律诗(按字数分为五律、七律;律诗的四联依次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一种韵文形式,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始于梁代,盛于宋代,又称“诗余”“长短句”。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盛行于元代,大致分为剧曲和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典小说

萌芽于先秦、两汉,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涌现了无数经典之作并流传于世,如“四大名著”(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

小品

散文的一种,题材广泛,体裁自由。游记、序、小说等文体都可以是小品文。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张岱《湖心亭看雪》

第2类文学典籍

诗歌

《诗经》

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到了汉代被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一。《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

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

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均选自《诗经》

《古诗十九首》

一组五言古诗,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庭中有奇树》是其中第九首

《乐府诗集》

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原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诗歌也叫作乐府。代表作“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诸子百家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孟子》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均选自《孟子》

《礼记》

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

《庄子》

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

《吕氏春秋》

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列子》

道家重要典籍,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史书

《左传》

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