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图为冯骥才(资料图)。张道正摄
中新网天津3月11日电题:步入“8后”冯骥才:人生感受才更丰厚
中新网记者张道正
中国知名作家、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冯骥才今年8岁了。这位在当代中国文坛颇具传
奇色彩8年代的生活感悟的人物却好像没有老,一直保持着进击8年代的生活感悟
的姿态。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收藏……诸多领域都留下他深深的足
迹,至今仍在创新。
就在近日,冯骥才两部新作——全彩图文随笔集《画室一洞天》和中短篇小说新作
集《多瑙河峡谷》出版发行,受到各方关注。中新社记者日前采访了冯骥才,请他
谈谈这些成绩背后的心得感受、经历经验,探寻一个精力充沛的文人如何在多领
域、多学科“开疆拓土”。
图为215年,冯骥才向来宾介绍博物馆。张道正摄
谈年龄:活久了,人生感受才更丰厚
3月11日是冯骥才的8岁生日。杖朝之年,感受自然不同。
回望人生,冯骥才忆及2世纪8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时代,自己充满创作激
情,一年写几十万字,身体实在扛不住,忽然大病一场。前辈作家严文井先生曾给
冯骥才写过一封信,里边写过一句话,让冯骥才印象深刻。
“他的意思是:冯骥才你一定要努力活得久些。只有活得久的时候,你对人生的理
解才会更深透。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人生、对命运,对人、对很多事物的理解
是不同的;只有你活长了,把生活的各个面都看了,人生感受才可能会更丰富,也
可能更深厚。”冯骥才说。
对于8岁生日,冯骥才也有两个想法。“一个就是跟8年代的生活感悟我母亲一起
吃碗面,这碗面是特别意味深长的,说不准会让我有所触动写篇散文。因为母亲今
年15岁了,我8岁的人还能看着我自己的妈妈,太难得。还有一个想法,是我们
学院里边搞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不是给我祝寿,是拿我的生日说事,做一点研究。
”
冯骥才说,有的作家从故乡出生,长大之后就飞走了,像鸟一样,到社会上闯荡,
会有很多人生的阅历。但自己不同,从出生到现在近8年基本全是在天津,全是在
一块土地上。
“我想引发大家做一个讨论,通过我和天津有土地的关系,讨论知识分子跟他的故
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认为,这个讨论应该是有意义的。”
图为冯骥才完成新书草稿后留念。作家出版社供图
谈绘画:对我来说,画画是更私人化的事情
众所周知,绘画在冯骥才的8年人生历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被称为他
的“四驾马车”之一。他与韩美林等画家也保持着长久的友谊。
冯骥才十四五岁拜师习画,年轻时以摹制古画为生,后又转画玻璃画。他年轻时曾
用了一年零三个月,临成《清明上河图》长卷,被一位说尽好话的“美籍华人”携
去纽约,欲求保留照片亦不可得。
与《清明上河图》纠结几十年的故事,被冯骥才写在了新作《画室一洞天》中,回
顾被“美籍华人”拿走的《清明上河图》,冯骥才说:“我有被掠夺的感觉,而且
被掠得空空荡荡。”不过他也自我安慰:“受骗多半源自一种信任或感动。世上最
美好的东西并没有人拿走,还在我身上。”
对于挚爱的绘画,冯骥才还在继续,他认为,绘画对他是一个更私人化的事情,更
多的是一种心灵个人的心灵生活感受,一种排遣和抒发。文学则更多承担了社会的
责任,对生活的思考,和读者一起来认识生活。
冯骥才告诉记者,绘画也影响了他的文学写作。“我在写作的时候,是能看得见他
笔下的人物。”
写作和绘画,冯骥才认为不需要特意分配时间,“我的画室和书房是在家里一个走
廊的两头,当我有文学创作冲动的时候,一定到书房里埋头去写;当我有绘画的欲
望时,我就走向画室,这是一个甜蜜的往返,这个感觉有的时候很幸福。”
谈创作:给文学留下审美形象
冯骥才的文学成就是公认的,作家也是他的第一身份。从2世纪7年代伤痕文学创
作开始至今,他一直笔耕不辍。《雕花烟斗》曾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
的《珍珠鸟》《挑山工》更是进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名篇。
四十年来,冯骥才文学创作不断,也获得各种文学奖项。221年12月18日,第十九
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他还以《木佛》摘得短篇小说奖,与几代文学人同台,
让一众8后、9后作家感叹。
“我对文学的热爱好像天生一样。”冯骥才说,当他有了对生活的热情的时候,就
必须要用文字表达,那就是搞文学的人的一种天性。“我热爱文学,所以即便在做
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也会经常有文学的冲动,有文学的想象。”
如今,有了充裕的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冯骥才发现跟以前的写作有了不同。他
说:“以前我写作可能是更希望跟读者一起认识生活,现在我觉得就像是回归生
活,另外,我觉得文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0字优美句子摘抄加赏析.pdf
- 50字哲理句子(哲理句子100字).pdf
- 51幸福的句子精选441句.pdf
- 56个民族团结的句子精选7句.pdf
- 60到80字的句子 316句.pdf
- 60后无奈的经典句子精选577句.pdf
- 60字的优美句子(合集664句).pdf
- 60字的哲理句子精选244句.pdf
- 61儿童节活动主持词.pdf
- 61儿童节快乐句子精选403句.pdf
- 四川省凉山州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四川省眉山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安徽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四川省德阳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解析答案.docx
- 山西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北京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云南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甘肃省白银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