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社会化的
李恒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4)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范畴,它是个体走进社会生活,融入
社会世界,实现由生物人向社会化转变的起点和途径。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社会
对个体的约束、控制,以及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方面。而社会化过程中个
体的主观能动性却是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须知,个体作为有思想的活
物,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于社会世界所提供的内容和信息绝非是被动
接纳的,而是存在主观意识的活动于其中。对此,我们有必要认清社会
化过程中个体认识、接纳社会世界各项内容、信息的机制,了解社会
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从而有助于我们去真正认识、理解社
会化。
重性认识的延伸:从社会世界到社会化
社会学对于社会世界的解读,一直以来即存在着客观与主观、结构
与行动、整体与个体等方面的二元论分歧,由此衍生出不同学者对社会
及其现象各重一端的认识与分析逻辑。在对社会世界整体与个体关系的
认识上,斯密从个体主义的认识逻辑出发,将社会视为个人的加总,社
会的共同利益也就是个人利益的加总①。韦伯亦认为,社会现实从根本
上说是由个人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个人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的上
限和唯一载体②。
而与此相对,孔德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
性质的简单之和,科学的认识方法应是借助整体的系统来
对各个部分进行观察③。涂尔干亦指出,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
联合而成,但它属于高于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于个
人的独特性质④。又如,在对社会世界结构与行为关系的认识上,齐美尔
提出宏观结构和宏观过程不过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应,社会互动的
结果导致社会现象的出现。布鲁默等符号互动论学者也认为,社会是由
互动着的个人构成,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
⑤。但与之相对,则有观点认为社会
世界的行动者其实是深深地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行动者之行为是
经过结构的过滤作用才得以建构出来的⑥。
上述有关社会世界的二元论认识,不论是关于整体与个体、结构与
行动,抑或是主观与客观,最终均会指向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在认知
上的分裂。尽管从各自的侧重点出发,这些存在分歧的认识均能够在逻
辑上实现自洽。但若是回归现实,则不难发
现这些各自偏重一端的认识难免失之偏颇。诚然,就社会世界中一
定时期内生活的个人而言,社会总是先于个人的存在而存在,个体自出生
进入社会伊始,便不可避免要接受到社会先于个人的结构力作用,个人
的行为与认知方式,正是在这种结构力的作用下得以塑造成型。但另一
方面,这种看似强大的结构存在,却实实在在要受到身处其中的每一位
个体的影响,不论是结构的延续,还是结构的变迁,都是由行动个体的
行动来提供动力的。因
此,从现实角度看,社会既对个人施加影响,又会受到个体行动者的反
作用力。由此我们认为,以二元论来认识社会世界,必然会陷入失之片
面的境地。针对这种片面性,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实际的社会生活要
更加复杂一些,在其中既存在社会结构及社会
制度的制约,也存在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
过程并非彼此独立,而是体现一种二重性的关系⑦。
即社会
结构既为人的能动性所构成,同时也正是这一构成的媒介⑧。他出这
种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社会系统的结构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
和再生产⑨。这就从一个更加深刻的角度阐释了社会世界中行动与结构
之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有关社会世界认识由二元论向二重性的
跨越。
认为社会结构既是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之结果,同时又不断生
在社会学范畴理论中,社会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社会化是
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也即是一个内化价值标准、学习角色
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等的过程。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