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考点14 文化常识(考点试卷).pdfVIP

【高考语文】考点14 文化常识(考点试卷).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考点14文化常识(考点试卷)

考点14文化常识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单独命题考查始于2014年大纲卷,到了2015年,课标全国I

卷、课标全国II卷都单独设题,考查了“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古代男

子的)字”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之后这一考点成为了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

固定题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

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姓名、

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族、昭、穆,大宗、小宗,亲属,丧服)、宫室、车马、

饮食、衣饰等。复习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要做到:阅读文言文时,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过

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

一、设题类型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扩大

(选自2015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11题)辨析:太子只能是被确定继承

范围

君位的一个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的说法显然是扩大了范围。

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

故设通证工作。(选自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11题)辨析:“然后再

假字作考察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该题

显然是故意加进去通假字而设置的陷阱.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冠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

张冠府的简称。(选自2018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11题)辨析:“是知府的

李戴简称”错。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地位相当于其他诸侯国

的百官之首—-相。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

各级官员。(选自2016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5题)辨析:“朝廷中的各级

以偏

官员”错,“有司”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二是泛指官

概全

吏.此题中的“有司”是指“有关部门”,是泛指,不是单指“朝廷中的”

.

1/24

第1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

【高考语文】考点14文化常识(考点试卷)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

混淆

部尚书。(选自2016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5题)辨析:“礼部掌管土地、

范围

户籍等职事错,“土地、户籍”等事务是属于户部管理.

古汉语中关于文化常识类的实词在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

古今词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异义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孩子的父亲,今义是专指“妻的配偶”,

词义范围缩小了。

高考中设题的陷阱常常是谦敬词语的误用,就是该用敬词时却用了谦

谦敬词,或者该用谦词时却用了敬词.“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称呼溅(《木兰诗》)中的“爷”,是指“父亲,属于尊称,不同于今义的

“爷爷”。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中的“爪牙是

感情

褒义词,指“得力的武士”,今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dfgjf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rotel平台绘图员持证人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30日上传了Protel平台绘图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