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不属于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表现的是()。
A、肘部疼痛肿胀
B、肘部皮下瘀斑
C、肘部三角异常
D、手部皮肤苍白
E、皮肤较冷
2.前置胎盘患者产后易出血的原因()
A、凝血机制障碍
B、子宫收缩乏力
C、胎盘残留
D、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产后子宫下段收缩力差
3.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胰岛素抗药性
C、出血
D、低血糖反应
E、肝功能损害
4.()是诊断反流行性食管炎(RE)最准确的方法,能判断其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等。
A、食管X线钡餐
B、胃镜
C、食管测压
D、24小时食管PH监测
5.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6.出现宫缩乏力,行人工破膜加速产程进展适用予()
A、臀位,宫口开大3cm以上
B、横位,宫口开大2cm
C、头先露,已衔接,宫口开大3cm
D、头盆不称
E、以上都不适用
7.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C、肠道溃疡出血使血液减少
D、营养不足,缺少蛋白质
8.上行性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尿路感染途径,占总尿路感染的:()
A、50%
B、65%
C、85%
D、70%
E、95%
9.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B、呼吸道
C、泌尿生殖道
D、血液
E、皮肤
10.患者女,35岁,有习惯性流产史,已确诊为宫颈内口松弛,现孕3个月。行宫颈口环扎术的最佳时间为()
A、妊娠10~15周
B、妊娠15~20周
C、妊娠14~28周
D、妊娠30周以后
E、妊娠14~16周
11.发生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时,下列处理措施不当的是()。
A、过缓输血,提高输血速度
B、碱化尿液,利尿
C、纠正低血压
D、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1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A、非甾体抗炎药
B、脑外伤
C、乙醇
D、幽门螺杆菌感染
E、严重烧伤
13.男孩,2岁,发热,咳嗽4天,咳喘加重1天。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血白细胞10×103/L,中性0.65,淋巴0.3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毛细支气管炎
D、上呼吸道感染
E、支气管哮喘
14.下列癌症治疗首选放化疗的是()
A、胃癌
B、食管癌
C、小细胞癌
D、胰腺癌
E、肝癌
15.女,20岁,突发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8小时,直肠—腹部诊:子宫前倾,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8cm×7cm×5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触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卵巢肿瘤蒂扭转
B、急性阑尾炎
C、卵巢黄体破裂
D、输卵管妊娠破裂
E、浆膜下子宫肿瘤
16.常用的静脉营养液不包括()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脂肪乳剂
C、复方氨基酸溶液
D、维生素溶液
17.有哪些主要的内源性因素可引起胃酸分泌()
A、乙酰胆碱
B、胃泌素
C、胃蛋白酶
D、组织胺
18.Ⅰ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
A、长期大量吃糖类食品
B、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C、过度肥胖
D、长期用糖皮质激素
E、胰岛素相对不足
19.引起佝偻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胸痛中心建设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 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女性消费者特点与消费趋势.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地方文化特色展现.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研究.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文化营销策略分析.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文化元素与市场前景.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教育文化传播.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