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诚实守信涵养美德国旗下讲话(一)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指忠诚老
实,言行一致;守信指说话和做事讲信用,说到做到。
古人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记得在《品德与社会》书上多次出现的“曾
子杀猪”吗?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买东西,为了摆开儿子的纠缠,唬他说:“娘回来
杀猪给你吃。”当曾子的妻子回来看见曾子手举大刀,正准备宰猪时,连忙走上
去,说道:“我唬唬儿子,你倒来真的了,快放下刀。”曾子说:“唉!父母乃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还小,我们大人说话做事,孩子会跟着学的。你骗儿子,
就相当于教他骗人呀!因此我们就要履行诺言,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话刚说完就
将猪给杀了。如果曾子听他妻子的话,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对他的儿子来说,
也许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他母亲的话,不明白做人需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狼来了!》的故事,你们再熟悉不过了吧!故事中的小牧童向山下农民撒了
两次谎。当狼群真的来时,他的话再也没人相信了,正因为他的谎言,导致羊群
被吃的后果。这个故事难道不是更能告诉我们不诚实守信的严重性吗?
所以,大家要诚实守信!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在学校要做一个
诚信的好学生,在家中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诚实守信涵养美德国旗下讲话(二)
诗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富;诚实
是力量的是一种美德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
严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
重要的。一个忠诚老实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时时
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忠诚老实的人也有可能犯错误,但同虚
伪的人犯错误的性质不同。诚实的人犯错误是由于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方面问题
造成的,而虚伪的人犯错误则是由于不诚实,属于道德品质问题。
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
义务。
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
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诚实”是真实不欺,”信”也是真实不欺。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
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
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东汉许慎着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
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
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
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
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也极讲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
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
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
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
颂扬。
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诚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永被传承!
诚实守信涵养德行国旗下讲话(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有句谚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夫子也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这讲的都是诚实守信。一个人讲诚信,遵守诺言,就像保卫自己的荣誉一样。
诚信非常重要,做任何职业都要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智者说:诚信是
人类闪光的金子。商人说:诚信创造财富。医生说:诚信是最好的良药。
我们老师说:诚信是为人的根本。
在这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树立信誉的故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
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
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皇帝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
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
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