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
一、说说题目的含义(对题目的理解):
1、表层含义: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2、深层含义:联系主旨来分析,即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3、最后再看它是不是文章的线索。
二、标题的作用(妙处、好处、):
(1)解释题目;(2)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何人+何事);(3)揭示文章主旨;(4)是贯穿全文
的线索;(5)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事物(2)作者的情感(3)核心事件(4)核心人物(5)时间(6)地点
注意:有时会有双线索,即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是文章线索的难
点。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线索,才会疏理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何找线索: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
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四、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文章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了什么内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丰富形象,突出中心)。避
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五、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常考: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
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伏笔
1
(1)表现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以小
见大、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想象、联想、白描、细节描写、烘托、用典、对比、衬托
(正衬和反衬)、多种感官角度——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2)结构特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设置悬念、铺垫、前后呼应、首尾呼应、伏笔、照应、卒章
显志、画龙点睛、详略得当、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3)巧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
互文、顶真、回环、通感等
(4)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综合运用: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寓事于理、夹叙夹议等)
答题步骤:什么手法+怎么用的+有什么效果(形象、情感、心理、性格、品质、主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
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
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
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
“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
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
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
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
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