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统考)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统考)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统考)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还体现在()中。

A、教学管理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过程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

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3.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

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

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4.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①直观性②复杂性③发展性④关联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6.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属于卤代烃

C、具有酯类化合物的性质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7.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时,教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较为恰当的是()。

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

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再进行授课

C、积极变化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

D、设计精炼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练

8.背景材料:

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标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标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部分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2-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2-2】

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2-3】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问题: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用教学流程图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4)简述【实验2-2】中的实验现象。

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A、2个一级主题,16个二级主题

B、3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

C、4个一级主题,18个二级主题

D、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

10.某老师在讲授乙醛的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纯净的乙醛样品,然后又展示了乙醛的比例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增强对乙醛物理性质和结构的感性认识。该过程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1.人们已进入网络时代,常观看显示屏会使人感到眼睛疲劳,甚至会对眼睛产生一定的伤害。人眼中的视色素里含有视黄醛(见图a),作为辅基的蛋白质,而与视黄醛相似结构的维生素A(见图b)常作为保健药物。 从结构上看,维生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飞升文化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各类考试咨询,试题解析,教育类考试,试题定制!

认证主体成都鹏龙飞升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BC8DJ3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