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辩论赛技巧范文 .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辩论赛技巧范文

1、质疑对方定义。在对方开篇陈词阶段,应当对辩题中的关键词进

行定义,比如怎样才算做宽松式管理?当对方没有明确的定义时,定义

权就到了你方手上,掌握主动权。定义是比赛的基石,对方如果在定义上

除了差错,也就是对方的定义在常理与逻辑上都站不住脚的话,基本就没

什么赢的希望了。而相对的,你方也应该做好每一个词汇的定义,并使之

在逻辑和常理上站得住脚。

2、合理规避己方不利点。比如你反对的是宽松式管理,那是不是学

校管理必须极为严格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将现在大多数学校采取的管

理方式称为宽严并济的管理。而极为严格的管理并非今天要讨论的内容。

这样在比赛中,你们就不用解释关于严格管理的定义,更不用去论证了。

3、可以不正面回答问题。很多时候,对方会提出是或不是的问题

让你选择。这个时候你可以不老实回答是或不是,可以回答不一定或者

这个问题无法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然后开始说你方的论点,避免

跳进对方的陷阱。

4、常理大于实例大于逻辑。在辩论过程中,不要出现违背常理的说

法,这会让对方有可乘之机。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多用实例证明。比如

你可以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苛刻的校规,来说明好学校都没有采取宽

松式管理。而逻辑证明最为繁琐耗时,除非你能十五秒以内阐述自己的逻

辑,否则辩论中实际效果不大。

5、无限扩大对方观点。比如按照对方辩友的说法,宽松的管理有利

于学校发展,那么我们厚厚的校规是否应该抛弃呢?将对方置于荒唐之

地,是常用的技巧。

6、你可以让对方回答是或不是,但是这十有八九会被对方逃避。

不过这时你可以指出对方一味逃避,不敢正面回答问题。

7、对方提出的任何观点,都必须让对方证明。比如对方提出宽松的

管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你应该让对方解释为什么宽松的管理能

激发创造力或者多少比例的学生被激发了或者激发个别学生创造力的

同时,是否使更多学生变得懒散,不然对方的论点就是没有根据的。

8、提出一些例子让对方解释。比如很多学校都是半***事化管理,却

没有半疗养院化管理的学校,为什么?

9、多用数据说话。你们可以调查一下,随机100名学生中,晚上八

点有多少人在学习,又有多少人在打游戏看电影,以此证明在并不宽松的

管理下,许多人依旧懒惰。

10、给予一些事物以性质。比如学习有必须努力才能良好完成这

个性质。而宽松的管理是否会造成学生的懒惰,这样是否会影响学习?你

们可以提出质疑要求对方解释。

11、让对方给出比较标准。辩题中的弊大于利或者利大于弊怎么

判断?对方可能只提出了一些利处和弊端,但是孰大孰小怎么比较?这是

应该问清楚的问题。当对方无法明确比较标准的时候,你们可以使用自己

的比较标准。关于比较标准的制定,可以是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但是要知道,比较标准只是技巧,并非十分重要的根本性问题。不要整场

比赛都在讨论双方标准的对错。

1、设置两难

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对方怎么回答都会落入设下的圈套。但要把

握好辩题,不要偏离主题。

2、以矛攻盾

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抓住对方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矛盾,

并连续追击迫使对方紧紧跟随本方牵着对方打。

3、简问深涵

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一定要以最精炼的

语言问出最深刻的问题。使对方无法快速回答,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4、激情提问

即用心理暗示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引发情绪连动,

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胡搅蛮缠。

5、熟事新提

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

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6、反复逼问

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

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

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7、缓兵之计

8、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

方需要,设置一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

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9、多方追问

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

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

文档评论(0)

wyg1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