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止血与血栓检测》PPT课件
止血概述:定义与生理意义止血的定义止血是指机体对血管损伤后,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使血液停止流出的过程。它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等多个环节,旨在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液的正常循环。止血的生理意义
止血过程的四个阶段血管收缩血管受损后,局部血管迅速收缩,减少血流,为后续止血过程赢得时间。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粘附于损伤部位,激活并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初步封闭血管破损处。凝血凝血因子激活,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加固血小板栓,形成稳定的血凝块。纤溶
血管收缩:机制与特点1机制血管损伤刺激局部神经反射,释放血管收缩物质,如内皮素-1等,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2特点血管收缩是止血的第一步,快速且短暂,主要作用是减少血流,为后续止血过程提供时间。收缩程度与血管损伤程度有关。意义
血小板在止血中的作用粘附血小板粘附于血管损伤部位的胶原,启动止血过程。激活血小板激活后释放多种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聚集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初步封闭血管破损处。
血小板粘附:机制与相关分子机制血小板通过表面的糖蛋白受体与血管损伤部位暴露的胶原结合,启动粘附过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其中起桥梁作用。相关分子胶原vWF糖蛋白受体(GPIb/IX/V,GPVI)临床意义血小板粘附功能障碍会导致出血性疾病,如血管性血友病等。检测血小板粘附功能有助于诊断相关疾病。
血小板激活:信号通路与形态变化1信号通路血小板受刺激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如磷脂酶C通路、MAPK通路等。2形态变化血小板激活后,形态发生变化,伸出伪足,增加表面积,有利于粘附和聚集。3活性物质释放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ADP、TXA2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
血小板聚集:凝集素与受体凝集素凝集素是指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如ADP、TXA2、凝血酶等。受体血小板表面存在多种凝集素受体,如P2Y1、P2Y12(ADP受体)、TXA2受体、凝血酶受体等。聚集机制凝集素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导致GPIIb/IIIa受体激活,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促进血小板聚集。
凝血过程:凝血因子的级联反应启动血管损伤暴露组织因子(TF),启动凝血过程。放大凝血因子逐级激活,形成级联反应,放大凝血信号。传播凝血反应在血管损伤部位传播,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稳定纤维蛋白凝块稳定,防止出血。
内源性凝血途径XII因子激活1XI因子激活2IX因子激活3X因子激活4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激活启动的凝血过程。该途径涉及因子XII、XI、IX、VIII等。内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在血管内发生,能够放大凝血信号,促进凝血过程的进行。实验室检测中,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
外源性凝血途径1VIIa/TF复合物2X因子激活3共同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血管损伤部位暴露的组织因子(TF)启动的凝血过程。TF与因子VII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因子X,启动共同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迅速,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实验室检测中,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
共同凝血途径1X因子激活2凝血酶原激活3纤维蛋白原激活共同凝血途径是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汇合后,共同激活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的过程。共同凝血途径涉及因子X、V、II、I等。该途径是凝血过程的最终环节,能够形成稳定的血凝块,阻止出血。
凝血酶的形成与作用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是由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原形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是由因子X、V、钙离子和磷脂组成的复合物。凝血酶的作用激活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激活因子V、VIII、XI,放大凝血反应。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激活XIII因子,稳定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的形成与稳定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聚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的稳定XIII因子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被激活,催化纤维蛋白多聚体之间形成共价键,使纤维蛋白凝块稳定。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形成和稳定障碍会导致出血性疾病。检测纤维蛋白原和XIII因子有助于诊断相关疾病。
抗凝血机制:生理性抗凝物质抗凝血酶灭活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因子X等。蛋白C系统灭活因子V、VIII,抑制凝血反应。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抑制TF与因子VII的结合,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纤溶系统:纤溶酶原激活物1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2纤溶酶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凝块,促进血管再通。3纤溶抑制物纤溶抑制物(α2-抗纤溶酶、PAI-1)抑制纤溶酶的活性,调节纤溶过程。
纤溶酶的作用与调节纤溶酶的作用溶解纤维蛋白凝块,促进血管再通。降解纤维蛋白原、V因子、VIII因子等,抑制凝血反应。纤溶酶的调节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数学》D11_2对坐标曲线积分.ppt VIP
- 2023年高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真题卷).docx VIP
- YD∕T 3436.4-2019 架空通信线路配件 第4部分:抱箍类 、光缆预留支架.pdf
- 兰花-洋兰(讲解课件).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软件:Trainsim二次开发_(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软件Trainsim基础.docx
- Join in 五年级下学期英语1-6单元习题(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巧手种大蒜(课件)---人民版一年级下册劳动.pptx
- 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模板.docx
- 现场管理培训课件(PPT 46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