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之《忆江南》《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词三首》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
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忆江南》
是白居易离开江南,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江南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本节课学习《忆江南》、《望洞庭》两
首诗。)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江水绿如蓝。”,明白《洞庭湖》中的三个比喻句。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学习注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与想象,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找出《望洞庭》中的
三个比喻句。
3.明白“山水”是偏义复词,偏指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白居易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
2.体会刘禹锡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
教学重点:
1.通过课件与想象,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找出《望洞庭》中的
三个比喻句。
教学难点:
明白“山水”是偏义复词,偏指山。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独坐敬亭山》,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词《忆江南》和一首诗《望洞庭》。首先我
们学习《忆江南》这首词,《忆江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二、学习《忆江南》
1.教师示范朗读
2.作者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
白居易在五十岁至五十五岁期间,曾先后在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
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
闲居后,还时常回忆起这段令人愉快的时光。这首《忆江南》是他在六十七岁时
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的。
找学生谈谈通过创作背景能够对诗有怎样的了解,点出“风景旧曾谙”的原
因。
创作背景对你了解这首词有帮助吗?什么帮助,哪位同学来谈一谈?
教师总结:谙是熟悉的意思,通过创作背景我们知道白居易曾在江南呆过很
长一段时间,所以他说“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
解。”
那么,白居易所熟悉的江南风景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引
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学习“日出江花红胜火”
(1)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在吟诵、想象画面及观看图片中,
体味诗词的魅力。
(2)对“日出江花红胜火”进行逐词分析,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词意了解诗意进
行翻译。再次诵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什么意思?“江花”呢?太阳出来了,阳光散在江花上,花朵怎
么样?(更加艳丽)艳丽到什么程度?(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你能尝试着翻译一下这句吗?
4.学习“春来江水绿如蓝”
(1)为什么说“绿如蓝”呢?绿色就是绿色,蓝色就是蓝色呀。
(2)找同学回答。蓝是一种植物,叶蓝绿色。
引导学生明白“春来江水绿如蓝”指江水像蓝草一样碧绿。多媒体出示图片,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湖水的碧绿。
(3)引出作者的感受:“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面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发出怎样的感慨,
谁来说一说?(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你能尝试着翻译一下吗?(我怎能不回忆
江南呢?)
表达了白居易怎样的感情?(赞美与怀念)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感受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的表达之妙。
让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词,感受白居易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
6、欣赏《忆江南》歌曲
《忆江南》是一首词,词又称长短句,可以配乐吟唱,下面让我们欣赏歌曲
《忆江南》。
三、学习《望洞庭》
1.找学生朗读《望洞庭》,教师点评。
2.自学易错字、注释,找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出示ppt
(1)请大家自学本首古诗,找出易错字,思考书写这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2)自学本首诗中的注释。
学生分享注释成果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翻译“湖光秋月两相和”,借助图片
感受和谐之美。
3.小组讨论,找出比喻句与不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顿为例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docx
- 化学_年产1亿片阿司匹林片生产工艺设计.docx VIP
- 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国家安全概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 《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四段三维一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pdf
- 中医古籍书目翻译.pptx VIP
- 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数学学科.doc VIP
- 【历年真题】2020年10月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自考试卷(四川含答案).docx VIP
- 高中趣味数学教学提纲.pptx
- 【历年真题】2019年10月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自考试卷(四川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