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考试-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2025年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考试-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考试-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自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扩招。大幅度的扩招(),因此出现了高校学生质量滑坡现象。

A、使入学门槛骤然降低

B、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C、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压力

D、使更多的学生有了上学的机会

2.作者多年()下来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A、积淀;流淌;契合

B、积聚;流淌;吻合

C、积淀;流露;吻合

D、积聚;流露;契合

3.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基因——那种可以传递遗传特性的物质的统称——由DNA构成,DNA位于染色体中,染色体是一种几乎存在于任何生物活体细胞核中的细长结构。也就是说,那些具有遗传效应、能主宰人类生命历程的DNA片段就是人类的基因。

对于分子生物学家来说,20世纪后半叶的所有工作就是推测DNA分子结构(1953年人们发现,它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然后计算出分子的基本成分——核苷酸是怎样构成基因的,基因是怎样构架使活体产生机能的细胞的,哪种基因在实现这种机能,它们位于何处。2000年,科学家宣布已经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虽然还无法具体说出每个基因的功能,但已获知人类核苷酸染色体的排列顺序及其位置,并已能辨识近一半的人类基因。

近年来,随着筛查技术的发展,治疗缺损基因的研究层出不穷。此类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于:一是大多数基因的惟一功能是给细胞特定的指令编码,使其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人体中有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如酶、血色素、激素等,每种都与一条基因编码一一对应。若基因缺损,则细胞无法产生相应的蛋白质,就会导致疾病,糖尿病和血友病就是这样的典型病例,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直接补充人体内所缺的蛋白质。二是世界上所有生物的基本基因编码都相同,因此,就像一个大图书馆里所有的书都可用一种语言写就一样,所有生物都是用一模一样的DNA语言“写出”的不同信息的产物,“读”它的则是我们的细胞。这就意味着将任何人的DNA片段插入某人的DNA中,此人的细胞都能“读”出这段新信息,并且完全不在乎这段信息本来属于谁。这种现象给利用基因治疗来修复基因的技术奠定了基础。

无论基因治疗多么安全、有效,在本质上它都是一种短期行为,一个人被治愈后,他的疾病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这是由于在基因治疗中处理的是人体体细胞,它占人体细胞的绝大多数。但将我们的基因传给后代的不是体细胞,而是生殖细胞,即我们的卵子和精子。

于基因治疗,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可以改变遗传特性

B、有望治愈因基因缺损导致的疾病

C、治疗方法是直接补充人体所缺的蛋白质

D、其理论基础之一是世界上的生物基因都相同

4.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唯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遗憾的是,当今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正在无情地扼杀人性中这种最宝贵的特质。

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