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25页(共NUMPAGES25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一些发达国家出台“企业召回令”,希望企业和工厂重新回到本上,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完成1﹣2题。
1.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A.传统工业重获新生,成为主导
B.污染问题重新“抬头”,危害加重
C.新兴工业比重下降,面临窘境
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失业率下降
2.“企业召回令”出台之后很快就发现,有很多扎根中国的企业难以被“召回”,因为中国有中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技术、管理和开发资金方面
B.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素质方面
C.气候、资源和基础设施方面
D.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数量方面
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二者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如图示意产城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完成3﹣4题。
3.“产城”分离带来的现象可能有()
①职工上下班通勤时间长
②主城区城市功能分区混乱
③主城区居住功能减退
④部分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协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有利于“产城融合”的措施有()
①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②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③增加城市住宅供给
④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产业是城市经济运行的根基和命脉,也是推动城市蓬勃向上的核心动力。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作为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2023年上半年文旅市场火爆,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42.16亿元,同比增长54.2%,极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如图为“南京市产业结构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1952—2001年,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为()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提升
B.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多
C.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上升
D.第三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6.南京市建国以来工业结构的变化是()
A.科技型为主转变为以高附加值型为主
B.加工组装为主转变为以原材料为主
C.资金型为主转变为以科技型为主
D.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重化工业为主
7.2023年南京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大第三产业占比的措施可能有()
①对接长江经济带,加大区际联系
②积极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③吸引资本流向旅游领域,提升其产业竞争力
④积极承接上海市的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构建了高品质产业体系,引领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如图为“我国空间发展‘点一轴’结构模式图”。据此回答8﹣9题。
8.上海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主要得益于()
①比较优势的变化
②国家政策的引导
③环境质量的改善
④农业产值的萎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上海高品质产业体系构建中,应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有
①金融保险
②国际贸易
③机械制造
④高端航运
⑤文化创意
⑥石油化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广东省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省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预示着广东进入“高成本时代”的是()
A.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B.劳动力供不应求,生产成本降低
C.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减少
D.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11.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促进产业升级,加大科技投入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速城市化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2﹣12题。
12.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为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13题。
13.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
川崎市成立于1924年,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日本近代化的快速推进,建立了以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大都市的辐射功能.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区域及其类型.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湘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docx
文档评论(0)